2024安徽高考志愿填报,这些重要注意事项你需知晓
2025-10-22 21:02:53发布 浏览22次 信息编号:214743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2024安徽高考志愿填报,这些重要注意事项你需知晓
一、志愿填报时间安排
二、考生填报志愿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认真做好准备工作
通过官方途径收集资讯。考生能够登陆省教育考试招生管理机构设置的“志愿填报服务窗口”,也能够利用教育部“阳光志愿”信息发布平台(),查询相关文献。
熟悉志愿填报步骤,浏览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方微信平台发布的《一步步指导你填报志愿》系列文章,了解网上填报志愿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
仔细研习志愿填报相关权威文献。需要认真研读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编写的《2024安徽普通高校招生报考指导》(简称《报考指导》),同时也要查看官方渠道公布的2024年安徽省高考考生成绩分段数据、体检记录等资料,以便全面掌握各高校在安徽的招生名额、录取条件,以及个人体检状况。
善用官方信息平台。今年,我省专门研发的“志愿填报服务平台”,具备查询历史数据、辅助填写志愿和正式填报志愿等作用,考生可以登录该平台,查询最近三年在皖招生的大学各专业录取的排名情况,也可以参考今年各高校的招生名额,从而选定计划报考的学校范围,之后再借助志愿填报辅助工具进行筛选,最后通过志愿填报系统完成正式报名。另外,教育部的阳光高考信息平台首次推出了“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并且向参加高考的学生们免费提供,这个系统集中了学校、学科、职业发展等众多考生所关心的资料,旨在为考生们带来便捷的全方位服务。
(二)重点考虑相关因素
考试结果,包含综合分数、排名以及各科成绩等,可以用来初步确定报考范围。必须提醒考生,排名才是关键,不同年份的分数没有可比性,不能仅凭分数和往年数据做加减推算。
考生可查询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或直接访问各高校官网,以获取2024年招生章程,从而全面掌握初步筛选出的院校,详细探究学校的性质、层次、类型,以及学科专业发展情况、校区位置和收费标准等具体内容。
专业挑选时,考生要兼顾个人爱好与特长,也要思虑后续学习或职业发展,还需依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审慎对待所谓的“热门”与“冷门”专业,经过全面思考、合理评估、科学决定。学生要依据自身志向和优势,探索符合终身发展的职业路径。
4.招生专业的特殊要求。有些高校的特定学科存在额外条件,例如部分学科对体格状况有规定,涉及身高、视力、色觉等指标,考生需要尽快登陆省教育考试网,核对自身《安徽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体检记录》,明确个人检查结果;另有一些学科对单科分数有标准,部分学科仅招收有专业倾向的考生,同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科)或独立院校、私立院校的收费相对昂贵,申请时需结合家庭经济能力进行考量。
(三)准确把握平行志愿投档规则
今年我省多数批次继续采用平行志愿录取方式。这种录取方式遵循的基本规则是:先看分数,再看位次,按志愿顺序投档,每名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填报平行志愿时,考生需要注意:
首先明确方向,恰当选择。不同高校之间要留出差距,形成合理的层次,同时要选好最后的备选学校,防止落选。
其次,依据个人意向,安排院校次序。同等条件的学校志愿亦存在顺位,通常依照名次由上至下排列;此外,考生在恰当选定申请高校之后,亦能将自己最期望进入的学校置于首位
专业选择务必审慎。需认真研读高校招生简章,明确录取机制、专业报考要求及历年专业录取状况等,同时依据个人学业水平、兴趣特长等现实因素,审慎决定专业方向。尤其要充分认识“专业服从”选项,以防因拒绝专业分配,导致被高校拒绝录取。
今年即便实行新高考,前三年高校录取的最低分数和最低排名依然能够提供参考依据。考生在填报学校时,需要参考高校和专业近些年的录取最低分数和排名,灵活采取“冲刺、稳妥、保底”的填报方式,进行深入分析,认真比较,确保学校之间有合理的层次,谨慎选择平行志愿。
(四)审慎规范填报志愿
考生需留意各类别、各批次志愿填报的起止时间以及具体要求,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务必在规定时限内前往指定场所进行网上填报,若错过截止日期,则无法进行后续补报。
每回填报一组志愿之后,都必须执行确认操作。若只填写了志愿却未确认,那么这组志愿将不被承认。在确认志愿前,一定要认真核对,留意屏幕上显示的各类信息。一旦确认了志愿,不论是谁都无法再进行更改。
自主选择填报志愿,禁止委托他人操作。务必妥善保管个人考生编号、身份证明号码及系统登录凭证,避免无关者获取,防止别有用心者钻空子。完成网络志愿填报流程后,需到指定地点打印志愿确认单,本人需签字认可。
(五)慎重考虑是否“专业服从”
大部分批次志愿设置里面都有“专业服从”志愿。投档到某高校专业组后,若考生填报的专业因分数或身体条件等原因无法录取,选择“专业服从”会让高校将该生调剂到该专业组内其他有空额的专业,若考生也不符合这些空额专业的录取标准,仍有可能被高校退回。总之,选择“专业服从”后,被退档的可能性会相对减小。一旦出现退档情况,考生将只能等待后续的征集志愿机会。因此,考生需要仔细权衡是否选择“专业服从”。
(六)识别防范各类骗局
高考成绩揭晓之际,犯罪分子会抓住考生及家长心急如焚的时机,设下各种圈套,包括发送伪造网址进行查分诈骗、编造“助学金”骗局、声称有门路能争取补录资格或“内部名额”等手段。考生和家长务必提高警惕,务必从官方平台登录查询系统,切莫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社会上部分收费高昂的志愿填报中介,借着今年我省“新高考”推行的时机,特意制造紧张情绪,声称自己掌握“内部消息”“权威顾问”“高考志愿指导专家”等资源。希望考生和家长认真对待,不要轻易相信,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填报失误。
三、相关咨询活动
6月11日上午8点开始,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已经设立了10条咨询电话线路,从6月25日起,这些电话的接听时段将扩展至晚上10点。
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会持续公布志愿填报和招生录取的相关政策,志愿填报的方法,招生录取的各类信息,请大家持续留意。
省教育厅会接着开展网上咨询周活动,并且安排厅里领导进行在线解答疑问。本科院校的网上咨询周定在6月24日到7月6日,专科院校的网上咨询周安排在7月7日到7月17日,每天的咨询时段是从早上9点到晚上6点。
第四项内容涉及各大学校的线上答疑环节会全面启动,建议考生和家长留意目标学校官方网络平台公布的招生信息,包括政策方面的内容。
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党总支会持续举办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的公益讲座,前往一些市县中学开展现场互动答疑,请密切关注当地招生考试部门或高中学校的公告。
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将联合省直机关工会,于6月26日午后举办一场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指导会,活动会通过互联网进行直播,敬请各位考生和家长留意省考试院微信公众号公布的参与途径。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