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究竟该怎么区分?你知道吗?

2025-08-01 14:01:36发布    浏览45次    信息编号:212791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究竟该怎么区分?你知道吗?

原创 美董 慢調私理Dr董

许多刚开始接触健身的朋友们可能都曾遇到过这样的难题:在各式各样的广告中,经常能看到关于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推广,然而,他们往往难以辨别两者之间的差异。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番,究竟如何区分有氧与无氧运动。

有氧和无氧

实际上,仅仅将运动类型划分为有氧与无氧两种,这种做法存在很大的不精确性,因为这两种运动方式之间的分界线并不清晰。

众多人以为,区分无氧与有氧运动的关键在于运动负荷持续的时间长度,那些能够持续较长时间的低强度活动被归类为有氧运动,而那些持续时间较短的运动则被称作无氧运动。

实际上,运动的有氧与否,取决于人体供能系统的占比。简言之,关键在于你在运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类型。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人体的三大供能系统和它们的工作方式:

磷酸原系统

运动初期至8秒内,身体持续提供能量,以维持短暂且强度较高的运动需求。

糖酵解系统

在运动初期,大约从开始后的6秒到3分钟这一时段,身体主要依靠它来提供能量,而在中等强度的运动过程中,它依然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此系统可细分为两种糖酵解方式:快速(即无氧)糖酵解和缓慢(即有氧)糖酵解。在快速糖酵解阶段,代谢产物乳酸会在肌肉内积累,这也是导致肌肉酸痛的根源;而在缓慢糖酵解阶段,代谢产物则进入线粒体,参与氧化作用。

有氧氧化系统

运动发起约两分钟后,机体便开始启动能量供应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大量氧气的支持;与此同时,脂肪的氧化作用也同步启动。

为了便于大家更好地理解,我们不妨将它们各自命名为“爆发性系统”、“承重系统”以及“持续性系统”。

必须明确指出,不论个体处于静止或是运动之中,这三大能量供应系统始终在正常运作。当我们对运动类型进行分类,是有氧还是无氧,需要依据主要的能量供应系统来做出判断。

以跑步为例,起初的六秒内,速度能够迅速提升,爆发力同样显著,此时主要依赖的是爆发系统提供能量;六秒过后,负荷系统开始起主导作用,爆发力随之减弱;当跑步时间达到三十秒,负荷系统成为主要的能量来源,此时跑步速度的提升变得十分困难;继续跑到两分钟,持久系统开始介入,并逐步与负荷系统同步,此时跑步速度也趋于稳定;直至三十分钟,几乎完全由持久系统支撑。

似乎,我们依据运动时长来区分有氧和无氧运动,然而实际上,运动时长是由运动强度所决定的,毕竟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中高强度运动难以长时间持续。

运动带来的疲惫源自于爆发力和耐力系统的能量耗尽,换言之,对于一般人在进行中到高强度的运动时,尚未有持久力系统介入,我们往往在短短两分钟内便终止了运动。尽管表面上看似是时间问题,实则是由运动强度所决定的。

而且,这种对有氧与无氧运动的分类并非固定不变;实际上,随着个人体能的演变,有氧和无氧运动的类型也在不断调整。

还是拿跑步来举例子。

这位运动员拥有出色的体能,他在100米的赛程中能达到9秒的极限速度,全程都在进行高强度无氧运动,汗水淋漓。然而,若他以15秒的成绩完成同样的距离,却几乎不出汗,显得非常轻松,那么这15秒内他所进行的就是有氧运动,而且在此之后,他还能以这个速度持续较长时间。

然而,对于一个体质较弱的人,若是花费了2分钟来行走100米,途中气喘吁吁,抵达终点后便立即筋疲力尽倒地,那么这2分钟的行走对他来说相当于无氧运动;相比之下,爬行或许更能算作有氧锻炼。

只要体质够差,有氧就追不上我

明白了么?区分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关键在于它们的消耗量和强度,而非运动时长。即便无氧运动进行得较慢,它也不会因此转变为有氧运动。

同城奢侈品信息网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