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后小腿后侧肌肉疼是咋回事?该怎么办?
2025-08-13 14:03:03发布 浏览3次 信息编号:213077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跑步后小腿后侧肌肉疼是咋回事?该怎么办?
小腿后侧在跑步时感到不适,或许与鞋子不匹配、身体缺乏矿物质、体内代谢物过多、肌肉组织受损或筋膜发炎有关。应当更换合适的鞋款,补充矿物质元素,并且减少运动量。如果这些措施不能减轻痛苦,就应该尽快去医疗机构,接受医生的帮助。
1.跑鞋不合适
鞋子不匹配可能会造成脚部受力分布不均,长时间压迫小腿后方的肌肉,造成不适感。因为缺少必要的支撑和减震能力,容易引发局部血液流通不畅的问题。要改善这种情况,换上合适的鞋子是其中一个有效途径,挑选具备优良缓冲性能并且宽度适宜的鞋子,能够对症状起到缓解作用。
2.电解质流失
长时间剧烈活动或大量出汗会造成电解质流失,体内钠、钾等粒子水平随之下降,进而干扰神经传导和肌肉运作,可能引发小腿后部肌肉不适。血量不足和电解质紊乱会阻碍神经信息传递,容易导致肌肉发生痉挛并伴随疼痛感。补充电解质是防止和减轻因电解质流失产生的疼痛的主要措施。可以通过服用含电解质的饮品等方式进行纠正,建议在运动前后适量服用。
3.乳酸堆积
剧烈运动或过度训练时,无氧代谢会增强,造成乳酸生成量上升,小腿后侧肌肉可能出现乳酸积聚,从而引发疼痛感。乳酸积聚还会造成局部酸碱度降低,进而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疼痛。为了缓解这种情况,应该保证充分休息并配合肌肉拉伸,这有利于乳酸的分解和清除。比如,运动结束后做5到10分钟的固定式伸展,能够帮助身体更好地代谢并移除乳酸。
4.腓肠肌损伤
腓肠肌受伤多见于跑步期间,因急速提速、转向突变或落地姿势错误等情形所致。出现损伤后,炎症现象与组织愈合阶段会造成小腿后部肌肉感到不适。受损的肌纤维会引发局部炎症,分泌化学因子触动神经末梢,从而产生疼痛感。采用冷敷和热敷轮流处理,能够缓解腓肠肌受损引发的痛苦。在受伤之后的最初两天里,要频繁地使用冰袋进行降温处理;过了这段时间,就应当改为用温水来浸泡或者采用热敷的方式。
5.筋膜炎
筋膜是连接肌肉与骨骼的一种组织结构。持续性的跑步活动或者跑步时体态不正确,容易引发筋膜出现炎症反应。筋膜发生炎症后,小腿后方的肌肉部位会感到疼痛,这种疼痛多数以持续性的隐痛或者刺痛形式呈现。运用物理治疗手段,比如进行按摩和理疗,能够减轻筋膜炎带来的不适感。比如说,经常找专业的按摩人员实施深层组织按摩,或者利用红外线进行理疗,有助于让紧绷的筋膜得到放松,同时也能减轻疼痛感。
提醒病患留意修正跑步体态,防止用力过猛或骤然提速,以此降低小腿后部肌群的承受压力。另外,要确保充足的水分补充,维持电解质稳定,避免因电解质缺失而引发的痛感。倘若疼痛情形没有好转,甚至更为严重,须就医进行诊断,以排除诸如跟腱发炎或骨裂等隐匿的病变因素。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