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速度竟然与寿命有关?坚持锻炼还有这4个益处
2025-07-14 04:00:24发布 浏览28次 信息编号:212352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走路速度竟然与寿命有关?坚持锻炼还有这4个益处
老张现年65岁,对身体健康极为看重。每日清晨六点钟,他先花上十分钟进行个人卫生,随后又用半小时享用早餐,紧接着便与妻子一同前往公园进行晨间散步,这一习惯已持续多年。
选择走路锻炼,是因为老张深知走路的好处。
近期,他心头萦绕着一个疑问,据朋友所述,行走速度若过于缓慢,人的思维似乎也会随之迟钝,加速衰老的过程。然而,他个人观点却是,老年人若步伐过快,膝盖易受损伤,因此保持较慢的步调或许更有益于健康。
老张陷入了犹豫。他开始思考,对于老年人而言,是选择快步走还是缓缓行进更为适宜呢?
一、走路快和走路慢,哪个更健康?
行走被视为一种有益于健康的活动,然而,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步速较慢的人群,那些步履匆匆的人平均寿命可延长15至20年,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美国《梅奥诊所学报》刊登了一项观察性研究,该研究对平均年龄为58.2岁的众多参与者进行了为期7年的持续监测与深入探究。在这些参与者中,他们定期上报包括步行速度在内的多项数据。研究者们利用这些数据,通过构建分析模型,对他们的预期寿命进行了科学估算。
研究结果表明,不论体重轻重,步伐迅速者普遍享有更长的寿命,女性预期寿命介于86.7至87.8岁之间,男性则在85.2至86.8岁之间。相较之下,行动迟缓者的寿命相对较短,通常比步伐敏捷者少活15至20年。
为什么走路快的人会更长寿呢?
快步走的力量较大,其强度远超慢步走,属于中等强度的运动类型,完全符合有效运动的标准。它不仅能有效帮助减重,还能显著增强心肺功能,加快血液循环,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症状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再者,行走活动依赖于骨骼、肌肉、神经、心血管以及呼吸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协同作用,行走速度的快慢在一定程度上映射了人体的活力与健康状况。身体素质优良者,其预期寿命亦相对较长。
那么,走多快才算快呢?可以通过下面2种方法进行测试。
方法1、每分钟步行数
《英国运动医学杂志》的研究表明,若心率超过最大值的60%,亦或是每分钟步数超过100步,即可被视为“走路快”。
方法2、对话测试
行走间,若能放声高歌,那表明步伐过于缓慢,运动强度不足;若呼吸略显吃力,却还能轻松对话,这表示步伐适宜,已达到快步走的强度;若气息急促,难以轻松开口,则说明步速过快。
二、长期坚持走路锻炼,身体可以收获什么?
权威医学期刊《JAMA》的研究表明,对于健康人群而言,每天行走大约8000步,对身体健康最为有益。那么,持之以恒地进行步行锻炼,究竟有哪些益处呢?
1、稳定血糖
快步走是一种出色的有氧锻炼方式,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持之以恒地参与快步走训练,并与药物治疗以及饮食管理相结合,能够有效维持血糖水平,对病情的改善大有裨益。
2、稳定血压
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负责人何兆初指出,持之以恒地进行步行锻炼有助于身体降低血压的收缩值和舒张值。众多国家的《高血压诊疗规范》均建议,将运动视为一种有效的血压控制辅助手段。
3、燃脂减重
研究显示,那些习惯于散步的人,其血液循环状况更为优良;血液能够汇聚于肝脏的众多微小血管末端,从而增强肝脏的代谢效率。而且,运动本身有助于消耗体内热量,减少体重,并有效降低患脂肪肝的可能性。
4、强化腿部肌肉
《关节炎和风湿病》这一风湿病学领域的权威期刊发表的研究表明,相较于跑步,步行对关节造成的损害较小,并且有助于减缓关节功能的退化。此外,步行还能增强腿部肌肉,对于保持下肢的正常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三、日行8000步,如何不伤膝?
许多人觉得每日行走八千步会损害膝盖健康。然而,实际上,不正确的行走方式才是导致膝盖受伤的主要原因。若想每天走八千步而不伤及膝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的主治医师刘强提出了五个关键要点。
另外,走路的时间、地点也很重要。
临床数据表明,早晨心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而夜晚由于光线昏暗,跌倒等意外伤害的风险也随之增加。鉴于此,建议在下午四点至五点之间进行散步运动,此时气温适宜,身体状况也较为理想。
行走时,选择草地或合成材料铺设的跑道为佳,应尽量避免在硬质的水泥地面或倾斜的坡道上行走,以降低对膝关节造成的损伤。
阅读完这篇文章,你是否掌握了正确的行走技巧?锻炼身体对健康大有裨益,但必须注重方法。若你尚未开始进行步行锻炼,那么不妨立即行动起来,让运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坚持不懈,追求健康与长寿。
#谣零零计划##家庭健康守护官#
参考资料: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