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跑步的薛恒江,如何让个人爱好变成大家的乐趣?
2025-10-14 02:00:41发布 浏览125次 信息编号:214532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坚持跑步的薛恒江,如何让个人爱好变成大家的乐趣?
坚持跑步的薛恒江——
让个人爱好变成大家的乐趣(我运动 我快乐)
核心阅读
四川成都的薛恒江已经持续跑步五个年头了。跑步不仅让他强健了体魄,提升了身体素质,还让他结识了不少跑步伙伴。在他的影响下,同一社区的人们组建了跑步团体,每个星期大家集体跑步,分享健身体会。时间一长,街坊之间的情谊变得更为深厚。
回忆起五年前的身体状况,49岁的薛恒江不住地摆手,说那时候经常坐着不动,腰和腿都感到疼痛,颈椎问题也非常突出。现在薛恒江神采奕奕,身体肌肉也很结实。
龙泉驿区公园路社区附近,驿马河公园的天府绿道非常热闹,行人络绎不绝。他先原地慢跑,再练习高抬腿,又做扩胸活动,一系列准备动作完成后,薛恒江已经汗流浃背。他把个人的运动兴趣转化成了众多人的共同参与,在跑步这条路上,薛恒江已经持续了整整五年。
为了增强体质,开始练习跑步
提及薛恒江,公园路社区党委书记李洪梅对他这位老相识相当熟悉。2015年,薛恒江在身体检查时,一些检查数据显现出欠佳状况,医生提示他若有闲暇应当加强活动,能够选择快行或缓跑。为此,薛恒江决定通过跑步来提升体魄、强健体格。
那个时期,驿马河公园尚未建成天府绿道,薛恒江便先在住宅楼底处跑步锻炼。他每天凌晨五点多醒来,出门之后先沿着楼下的小径小步快走,随后再开始慢跑。天长日久,跑步的距离从最初的每天三公里,慢慢增加到了五公里,薛恒江跑步的轮廓每天准时在住宅区里显现。
一年过后,每天晨跑5公里对薛恒江而言已变得平常,他设立了新的追求:离开居住地,尝试长距离跑步。然而长跑需要掌握方法,缺乏经验的薛恒江,刚开始就遇到了困难。有一次他环绕成都的兴隆湖跑步,因为气息不稳,又不会运用力量,过程相当吃力。走过的曲折,使薛恒江领悟到,长跑不仅要求有出色的持久力,还要求能精确控制呼吸和跑步的步调。
薛恒江通过互联网结识了许多本地跑步同好。彼此熟悉之后,他们经常分享跑步心得体会。独自跑步很难维持,薛恒江坦言,到了冬季更是对意志力极大挑战。结识其他跑步者后,他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经验。
积累的学问日渐增多,薛恒江跑步的轨迹也逐步加宽。二零一八年,薛恒江前往四川省邛崃市参与半程长跑赛事。起初是沿平地行进,其后抵达丘陵区域,惯于平地跑的薛恒江遭遇爬坡路段,顿时觉得脉搏急促。当时同行的友人察觉到他的状态,便上前指点说爬坡时需要将身体姿态调低,并且将行进节奏放缓为短促的步伐,如此腰腹部位才更易运用力量。薛恒江谈到,从那时起每次参与长跑活动,他都会提前准备好液体,确保睡眠充足,此外,他还杜绝了饮酒的习惯。在获得科学建议后,薛恒江在之后的马拉松赛事中,跑步时感到明显轻松。
薛恒江经常参加长跑活动,跑的路程也越加长了,他在小区里渐渐有了名气。他的体型比先前苗条了,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了,他说自己“运动之后,能够一直睡到天亮!”
跑步的人越来越多,成立跑团一起锻炼
薛恒江如今跑步的场所越来越丰富。驿马河公园里,那条沿着河流延伸整个区域的天府绿道,就是他常去的地方。
拉伸动作要用力气足一些,反复做几次,这样才有作用。天色渐晚,有位跑步的人正在做准备活动,薛恒江对此提出看法。用二十分钟时间活动身体,既能让关节灵活,又能让身体适应状态。薛恒江觉得,只要充分活动开,就能防止跑步时身体受到伤害。
参与跑步活动的人持续增加,薛恒江开始萌生一个新念头:希望社区内的跑步同好们能共同活动并加强沟通。
薛恒江身体和精神面貌出现转变后,李洪梅也有同样的念头:要成立一个社区跑步团体,促使大家一起锻炼。二零二零年四月,驿马河公园成功举办了名为“爱成都·迎大运”的社区夜间跑步活动。最初报名慢跑活动的人只有四十余名,最终参与人数达到了七十余人,这个结果让李洪梅感到非常高兴,薛恒江那天也出席了,我们见面后讨论了一下,觉得应该把跑步的爱好者们聚集起来。
立即行动起来。李洪梅在社区公告栏贴出通知,在社区官方信息平台上也发布倡议。随后,公园路社区变得活跃起来。薛恒江的邻居黎兴蓉响应了,积极投身社区事务的罗玮也参与了进来,经常锻炼的年轻人付小娟和齐祥明同样加入了其中。
薛恒江组织大家参与社区跑步活动,参与者每天清晨都会出门锻炼。“每次活动时,总能吸引许多路人加入队伍”,薛恒江表示,现在跑步团里已经有超过三百名成员了。
每周相约跑步,邻里情谊更浓了
周三晚间,薛恒江会召集众人进行跑步活动,活动开始前他会先示范正确的呼吸方法。大家一致推选薛恒江担任社区跑团的首领。
进入社区跑步微信群,李洪梅开始讲述这个活跃的跑团情况:每逢天气晴朗,他们每周都会安排一次户外跑步活动,目的地是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或者青龙湖湿地公园;这里展示了即将购买的队服,款式相当丰富;每次活动都有专人驾驶车辆,以防有跑友在途中感到疲惫,可以随时上车休息;这份文件是薛恒江负责的活动安排,他热衷于为成员们拍摄照片和制作短视频。”
为了使团内成员彼此更了解,薛恒江经常构思些趣味活动来调动情绪。运动结束后,他会将集体影像资料进行编排,随后分享至公共平台。“每当回看这些影像,都倍感温馨。”李洪梅表示,团队集结时,除了交流跑步心得,还会邀请专业人士开展健康常识的授课。
过去,邻里间虽同住一地,却互不相识。如今彼此熟络,遇事相帮。这是跑步让大家走得更近。
黎兴蓉去年刚加入跑步团体,现在也对这项活动产生了浓厚兴趣。起初难以持续,薛恒江就督促她跑步;跑步时如果感觉气喘,薛恒江就会引导她调整步频。一年之内,黎兴蓉目前已经参与了数次全程马拉松赛事。
如今,小区内的跑步爱好者们碰面时,问候的方式有了新的变化,他们常会询问对方:“今天行进了多远的路程?”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