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晋江系老大如今 A 股退市私有化,匹克冠军定律还灵验?
2025-09-13 14:01:22发布 浏览10次 信息编号:213819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昔日晋江系老大如今 A 股退市私有化,匹克冠军定律还灵验?
自2014年至2019年,每届NBA总决赛的冠军队伍里,均至少有一名运动员是耐克的签约选手,
2009年效力于湖人的武贾西奇,2010年则效力于湖人且与阿泰斯特共同出场,2011年则在小牛队披挂,2012年和2013年都是效力于热火期间有巴蒂尔,到了2014年则是马刺的帕克。
这其实是闻名的“匹克冠军法则”,“匹克品牌,冠军相伴”曾是匹克合作历程中的一个特例,不过马刺队赢得了总冠军,六年的匹克总冠军法则就此宣告终结,相关的调侃也到此为止,匹克如今已大不相同。
1997年匹克资产评估达两亿元,一度成为晋江地区鞋服行业的领军企业,但现今其市场地位已跌落至中下游水平,百亿元的销售业绩目标未能达成,重返中国A股资本市场的进程也持续受阻,前景不明朗。
一句“否极泰来”,匹克能涅槃重生吗?
01.态极和3D打印,谁是匹克的救星
消费者市场上,匹克的声量从2010年开始越变越小。
根据匹克披露的资料,2012年该公司每日平均关闭四家实体店,2011年店铺扩张率仅为八分之一,较2010年锐减近半,同年度内总共关闭了1323家分店,导致匹克在一二线城市的市场布局被削弱,甚至影响到二三线市场的网点经营。
此事发生在匹克刚结束上市工作之时,自从2009年匹克在港交所挂牌后,其股价持续下滑,直至2016年通过私有化程序退市,匹克便不再对外发布任何财务状况信息。
那时候,安踏、鸿星尔克、李宁这些国产品牌反而发展得很好,而渠道方面遭遇挫折的匹克,被迫踏上了变革的征程。
匹克紧随国货发展趋势,将目标客户锁定为年轻人群,把战略重心放在了运动科技方面,开始深入研发自家的“态极”技术。
这种技术的核心在于P4U和鞋中底材质EVA的结合发泡,官方标语强调其突出的“智能适应”理念,这种材料具备普通鞋底成分所没有的“智能适应”能力,能够依据不同的活动情形,达成自动调节的缓冲与反弹效果。
借助独家专利研发技术,匹克开始“乱杀”。
二零一八年,匹克在其大三角系列跑鞋中,运用了少量态极科技,不过该产品在实战表现、设计形态以及市场评价方面,均表现平平,因此未能激起广泛关注。
市场被2018年年末的“态极1.0”跑鞋彻底点燃,这款产品在天猫平台引起轰动,首发限量版本在短短51秒内就被抢购一空,参与这次抢购行动的顾客数量超过一万名。
紧接着将态极科技植入篮球鞋托尼帕克第七代战靴,不仅达成了全掌材料,鞋面还应用了先进科技,随后推出全掌态极拖鞋,不仅消除了浸水易臭的困扰,更引发了一场流行的“拖鞋搭配”风潮。
现在在小红书里查找匹克拖鞋,不仅有色彩搭配的推荐,还有匹克图案手绘教程,以及雨天穿拖鞋的搭配方案,
除了态极材料,匹克还有Plan B。
在匹克的125未来运动科技大会上,总裁许志华宣告,匹克品牌方向转变为运动科技公司,同时将态极科技与3D打印,视为匹克在未来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工具。
2017年,匹克推出了首款应用创新3D打印技术的龙脊跑鞋,传统异形结构鞋的制作方法面临很大挑战,它不仅制约了鞋底的形态,也影响了其性能,而3D打印技术则能制造出各种形状的鞋底。
匹克在全世界设置了五个研发机构,它们专注于多种前沿科技,例如能自动调节性能的装备、轻质高弹性的材料,以及用生物原料制造的爆发力增强产品,此外还设有3D打印工厂,这个制造基地于去年十一月已在泉州落成启用。
3D打印的鞋子并非完美,科技博主海风云在评测匹克与魅族合作的“聚变1.1”产品时谈到,日常行走和光洁路面尚可应付,但遇到石子路就会遇到麻烦。
“聚变1.1” 3D 打印鞋的的鞋底为镂空洞眼设计:
据博主说,这款鞋脚背部分的缓冲效果非常明显,进行篮球和跑步等高强度活动时容易导致身体不稳,而它比较适合进行慢跑和散步这类温和的锻炼。
现阶段3D运动鞋制造工艺还不够完善,知名体育公司如耐克、安踏等在初步尝试后,都发现了3D打印产业存在不少难题,例如难以实现大规模生产,设备难以承受长期高强度作业,并且由于材料和技术方面的制约,生产费用居高不下。
匹克在运动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更为突出,2021年公司成功募集到30亿美元的战略投资,获得了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可,多家媒体评论称匹克有望超越安踏和李宁两家品牌。
02.无法避免的设计软肋
正如那位博主之前所说,匹克的3D打印鞋底可能会让一些有密集恐惧感的人感到不适,虽然匹克的材料和科技有一定优势,但它的设计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一位文笔尖锐的编者看来,匹克的外观呈现为:造型守旧的鞋款,以及配色缺乏格调的组合。
帕克系列第一代非常受欢迎,不管是不是马刺队明星球员的支持者,大家都觉得匹克的未来发展将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但在随后的几年里,匹克却相当谨慎地沿用了基本的设计风格,有网友评论说:只要试穿过一双匹克的鞋子,就相当于看到了市面上大部分的匹克鞋款。
对于追求新鲜感的年轻群体而言,这是非常不合适的做法,李宁公司却扭转了连续三年的经营赤字,转为盈利状态,高举民族品牌旗帜,登上了时装秀场,成功闯入了潮流时尚领域。
设计问题外,其营销的槽点也颇多。
匹克是率先进入NBA的中国品牌,不过近些年,无论是宣传物料还是合作艺人,这家公司都没能引起广泛轰动,它仍然沿用老办法,通过签约明星、冠名体育团队、支持体育活动来开拓市场。
但是因为难以签约具有广泛号召力的明星和获得赞助商的冠名权需要花费巨额费用等缘由,使得匹克这样的晋江老牌企业能够采用的宣传手段非常有限。
匹克队里虽然有几名冠军选手,但他们只是偶尔重温旧日荣光,重新制作并改造这些鞋款,以此唤起老球迷的回忆,这种做法对促进销售帮助不大。
然而邻近的耐克公司已经大张旗鼓地开展退役巡回活动,不仅设立了曼巴日,每年还借着纪念的名义大肆宣传;而李宁品牌更是将韦德当作吸金工具,乐在其中地赚取球迷的情感投入。
匹克的审美失误,还表现在产品海报设计上:比如那款“I Can Play”海报,其宣传标语由于和运动员的队服相仿而分散了注意力,知名球员慈世平的视线直接与观看者接触,令人感到不安,将球递给您的姿态仿佛在劝诱您返回家中......
观察中国李宁的经典海报,画面中的人物视线集中指向“中国李宁”这四个醒目字样,构图上呈现对称美感,鲜艳的文字设计凸显了品牌特性。
国内市场的营销不到位,匹克手中最大的筹码流入海外市场。
根据2020年9月亚马逊公布的全球电商销售报告,匹克体育在篮球产品销售中占比达2.1%,位列该品类第五,同时也是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此外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期间,匹克为五个国家的奥运赛事提供服装赞助,引起广泛关注。
当下民众运动热情高涨,人们纷纷支持国产体育服饰,与此同时,投资界又将目光投向了匹克。
2021年,匹克成功募集到将近15亿元资金,这笔投资主要由华润国调厦门消费基金牵头,联合建信信托及其子公司建信(北京)投资等多家公司共同参与。
高瓴还向特步国际注资十亿港元,鸿星尔克等落后品牌获得了新的成长契机,那个曾因行业产能饱和而陷入困境的匹克,也凭借自身的“态极”技术实现了漂亮的逆转。
匹克当前正承受转型阶段引发的诸多困难,这笔15亿元的资金是否足以助其重返行业顶尖水平,尚需时间来证明。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