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商业服务靠谱吗?专家为你深度剖析
2025-09-05 15:01:48发布 浏览3次 信息编号:213631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高考志愿填报商业服务靠谱吗?专家为你深度剖析
深圳新闻网于2023年7月2日发布消息,深圳晚报记者王宇与实习生刘月辉报道,自6月25日广东省公布高考分数后,考生及家长将志愿填报视为重中之重。根据掌握的情况,从6月28日上午9点开始,直至7月4日下午4点,是正式进行志愿填报的时段。考生和家长需要在理想与实际、个人喜好与未来职业之间做出考量。如何在短短一周内,准确评估考生的分数水平,同时深入考察目标大学及其开设的专业,成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怎样消除填报志愿时的信息壁垒?当前,选择“志愿指导付费咨询”的人持续增多,然而,此类商业机构提供的服务真的可信吗?
志愿填报服务种类繁多
付费项目不尽相同
根据专业数据调研组织“艾媒咨询”的研究,绝大多数应考者倾向于申请高考志愿规划支持;二零二二年,中国高考志愿规划市场收入总额为八千八百万元,预估二零二三年将增至九千五百万元。在旺盛的高考志愿规划服务需求背景下,众多配套技术与软件相继问世。
深夜记者借助社交平台查找“大学招生程序应用”,众多相关推送纷至沓来。比较热门的包括“升学直达车”“精选志愿”“随身高考”等专门类应用,还有像“多角度”“电子钱包”“每日头条”这类通用型应用也常见。
经过调查,记者了解到,这些应用提供的志愿填报功能,主要涵盖热门高校及专业介绍、大学排名情况、往年录取分数线等基础内容,同时具备专业能力测试、院校横向比较、分数段统计、智能推荐大学等特色功能,并且还有借助智能技术实现的冲刺院校选择、稳妥院校匹配、保底院校推荐以及快速完成志愿填报等个性化服务。
各种手机软件里的每项业务费用都不一样,在大学、专业、招生简章等公开资料汇总方面几乎不收费,不过少数软件要收钱;针对特别服务,每个软件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方法也不相同,提供“可能被录取的程度”“智能选择大学”等服务的软件多数要收费,并且大多以“报考特别版”的形式收费,价格从98元到488元不等,还包括专家咨询,费用没有固定标准。
此外,与人工和专家相关的志愿填报服务有多种类型,例如“高招直播”和“一对一咨询”。近年来,“高考志愿填报规划师”也日益受到关注,相较于普遍的技术手段,许多考生和家长更倾向于选择提供个性化服务的“高报师”进行咨询,部分经验丰富的报考专家的收费甚至高达上万元。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应理性看待“录取概率”预测
近期,智能技术辅助高考志愿填报备受关注,引发热议。经调查,部分应用商店中,相关App在下载页面突出展示诸如“精准匹配分数,机器智能规划志愿”“丰富专业信息库”“快速智能选择院校”等宣传语。
记者挑选了两个提供院校录取可能性评估的应用软件,这些软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海量数据,依据考生的高考分数以及高校往年的录取情况,自动估算进入大学的可能性,以“广东省理科生600分进入深圳大学的录取可能性”为查询内容进行了咨询。两种方案针对每个学科团队都提供了录取可能性的评估,两者之间的平均出入程度达到18个百分点,在“学科团队254”这一项上,两者的差异程度最为显著,达到了56个百分点,并且只有三个学科团队的预测结果是一致的。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缺乏往届信息的招生组,有款应用会弹出提示“当前缺少历史资料,或许属于首次招生,需结合多方面情报进行评估”,而另一款应用则给出提示“选择建议:潜在风险很低,建议避开热门学科”。调查人员还注意到,仅有部分应用会附带说明:本平台仅作为志愿选择辅助工具。关于招生名额和录取情况,请以高校官方或招生管理部门发布的信息为准。正式填报请前往考试院官网,并根据官方信息,做好志愿核对。
对于这个情况,深圳市教育培训行业协会荣誉会长王庆国教授进行了解释,所谓的“录取可能性”是以高校过去全面情况为根基进行计算,一方面是客观反映,但另一方面也是逃避担当,由于高校每年的录取标准都不固定,牵涉到学校学科评价、社会声誉、专业趋势、公众评价等多个方面因素,对于常规应用软件来说,这些都无法包含在录取可能性的推算要素之内。
对于“智能选校”以及“智能志愿填报”这类情况,王庆国提出,考生和家长必须进行全面的评估,不能只听信机器的建议,需要自己仔细分析,做出最终决定。分数的运用主要是依据对考生学业表现的全面审视,然而,大学和专业的挑选也常涉及取舍,必须顾及考生的个人志趣,大学阶段的学习与成长氛围,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或学术追求,所以可以将软件所载资讯当作参考,审慎评估,凭借个人思考得出妥善决定。
考生家长需擦亮眼睛 志愿填报认准官方权威平台
六月份二十五日,教育部通过公布的高考填报志愿的十项问答,明确指出社会上部分机构及个人举办的各类志愿填报指导活动,存在政策说明存在偏差、信息传递不确切、收费行为不合规乃至欺诈等情形,告诫考生及其家人不可盲目相信。另外,确有组织或个人假借所谓“权威专家”“内部消息”等名目,实施虚假诈骗行为,告诫考生及家长需加强防范意识,谨防受骗。
王庆国提出看法,家长应当减少对分数过分关注的心态,着眼于孩子的长远发展。此外,像志愿填报这类应用软件仅是辅助手段,众多影响因素中的一种,并非关键所在。考生和家长可以目标明确地查找信息,但也要注意防范,避免不法软件借助焦虑情绪收取不合理费用。搜集资料时,最好通过正规可靠的渠道进行。
据消息,广东省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在6月26日推出了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无偿为考生们给予全面、多方面的志愿填报资料检索服务,里面包含了广东省过去五年的普通高考招生录取相关数据,比如各批次录取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一分一段的表格,各个专业录取的最低分数,录取的最低排位等。
依据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操作手册的介绍,记者了解到该系统不仅包含所有相关信息,而且用户可以免费且不限次数地查阅和保存资料,此外,系统还归纳了历年考生被退档的各种情形,包括分数偏低、拒绝接受调剂安排、招生专业名额已录满等情况。
为了增加考生填报志愿的准确度,系统整理了需要关注的五个方面,首先需要研读相关政策性文件,明确相关规范,其次要分析个人考试分数的排名情况,以便进行精准的自我定位,还要查阅招生专业的详细目录,清楚掌握招生人数的安排,同时可以参考往年的录取数据,对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提供参考,最终务必仔细阅读各高校的招生简章,熟悉具体的录取要求。
另外,“人民网+”客户端便民服务汇总小程序也发布了一系列公共服务内容,包括高考成绩查询、志愿填报指导、招生办主任访谈等实用信息,可以说是全方位应对高考志愿填报需求。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