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预警!这些事项考生一定要注意
2025-09-04 11:02:31发布 浏览20次 信息编号:213603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教育部发布预警!这些事项考生一定要注意
2025年,高校招生录取流程即将启动。过去,部分组织或个人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在考生填报志愿、录取过程等方面,借助考生及其家长的迫切心情,传播不实消息、制造恐慌情绪,导致考试招生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因此,教育主管机构联合相关单位,严肃告诫所有应考者及监护人,务必经由正规途径检索、询问相关资讯,切莫抱有冒险念头、切勿采信虚假内容,务必提防遭遇欺诈。
一、认准官方权威渠道,警惕山寨信息诈骗
近些日子,部分社会组织和个体借助网络渠道传播涉及选拔和录取的内容,存在政策阐释存在偏差、资讯供给不实等状况,个别还通过变换域名字符(比如把“”换成“”)、复制官方网页设计样式等手法,伪造、模仿大学和招生考试单位的官方网站、社交平台,又注册了诸如“阳光志愿XX”“阳光高考XX”之类的相似名称的应用程序,捏造并散播不实消息,唆使考生及其家人购买有偿服务,破坏了选拔和录取的常规。
【提醒】教育部联合相关单位持续推进“2025高考保障计划”,已联络部分网络平台为省级招生组织及大学的主页、公众号等加注官方认证,以便考生和家长准确辨认,获取正式的招生资讯与支持。同时,考生和家长能通过教育部网站查找全国大学目录,核对当年具备招生资质院校的基本资料。
需要告知各位考生及其家属,在通过互联网检索大学录取资讯时,务必核实“官方网站”的认证标记,切莫轻信伪造的账号或虚假的网页平台。
二、理性报考不迷信,切勿轻信高价辅导
近些年,部分社会组织和个人热衷于炮制各种花招来攫取关注度,人为加剧了考生选报志愿时的不安情绪。他们刻意包装某些人士,将其美化为指导专家或名师,又凭空捏造所谓的内部消息与数据,以此诱骗考生及其家人购买价格高昂的志愿规划服务。
官方机构从未授予过“高考志愿填报顾问”这一类职业的认证文件,所谓的“志愿填报顾问”之类人员,多数是临时聘请的社会人士,依照事先编排好的说辞,向考生及其家属提供咨询。每年高考填报志愿之前,各省招生考试机构都会公布当年的高考分数统计信息,以及近些年各高校录取的具体情况,各大学也会公布学校的招生规定、录取方式以及往年的录取参考资料,实际上并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消息”“内部资料”。2025年进行志愿填报时,官方志愿系统以及全国所有省区市招生部门都设有免费参考服务,会公布志愿填报的相关资料,考生能够访问相关网站获取必要信息,还可以拨通当地招生考试部门、大学和中学的联系电话,或采用网络咨询渠道来了解相关政策与信息。
必须注意,考生和家长要确定正规途径,依据个人实际,权衡职业理想、个人兴趣等要素,关注国家发展与社会要求,理性决定,自行提交申请。
三、了解正规录取流程,远离特殊渠道陷阱
【现象】高校招生录取期间,部分社会机构和个人声称与某些领导有联系,或者认识高校招生部门的负责人,甚至伪造相关文件,冒充高校招生工作人员,声称能够通过不正当途径录取学生,利用“内部指标”“机动计划”“计划外补招”“降分补录”等说法进行欺诈活动。
二零二三年五月,赵某的考试分数比某大学的录取标准低了半分,因此没能被这所学校录取。曹某给赵某介绍了被告彭某,彭某声称能帮赵某弄到该校的入学名额,并保证如果办不成入学就全额退款。二零二三年五月到七月期间,彭某用编造的请客吃饭、送礼拉关系、购买入学名额等谎言,先后从赵某那里骗取了四万零六百元。
教育部在“三十个不得”招生工作禁令中提出明确规范,高校不得随意增加招生人数或改动招生方案,招生部门不可无安排或超范围招生,也不得违背规定调整招生计划,省级招生机构不得不按流程操作,或在政策外降低门槛投放考生材料,招生过程不得违规降低条件录取,也不得拒绝录取符合要求的考生。
现在告诫考生及家长,大学招生完全依照招生政策规定和学校招生章程等,通过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完成,具备严谨的工作流程和监督机制。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内部降低分数“补录”“补招”的情况,正规招生录取不会收取任何附加费用,凡是要求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均不可轻信。
四、认清不同教育形式,警惕虚假招生宣传
近些年,存在某些社会组织和个体,他们有意搞混一般大学学习与别种教育途径的界限,借助成人自学考试辅导项目、远程教育项目、跨国合作院校等入学凭证来欺骗考生及其家人。另外,一些教育机构虽然号称提供常规大学教育,但实际上招收的是其他类型的学习者。另外,一些中介机构或个人运营的招生账号,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信息时,经常使用“无需考试即可入学”“免除学习费用”“保证工作安排”等花言巧语进行不实宣传,过分吹嘘工作前景和升学概率,从而迷惑考生与家长。
【提醒】所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学生都必须参加高考录取,所谓的那个"录取通知书"并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录取证明,进入那里后也无法完成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新生的学籍电子登记,更无法获得普通高等学校授予的学历凭证。
要告诫考生与家长,必须清楚区分正规大学教育和其他各类教育途径,依据自身情况挑选恰当的进修途径。在决定报考学校时,要全面考虑官方志愿填报的指引资料和高校发布的正式资讯,同时也要结合个人理想与爱好等条件仔细权衡,切莫相信那些花哨的营销说辞,以免随意选择学校。
五、做好个人信息防护,防范志愿篡改风险
高考录取时,考生填报的志愿具有决定性作用。一旦有人故意更改,将会面临法律上的惩罚。2024年8月,山东省某县的一个派出所收到了名叫张某的报警。张某说他的高考录取通知上的大学和他填报的志愿不一致。经过调查,发现是同班同学李某因为两人之间存在矛盾,通过微信冒充老师,得到了张某的高考报名账号和密码等资料,然后更改了志愿,导致张某没能被他所报考的大学录取。最后,李某为此承担了法律责任。
【提醒】更改高考选择,这其实损害了考生的学习权利。根据法律实践,这种行为可能触犯破坏计算机系统、干涉公民通信、窃取公民资料等罪名。不要以为“不懂就没事”,也不要以为事情过后能以“玩笑”等借口蒙混过关,违法的人最终必定会受到法律惩处。
务必注意,考生及家长需增强安全意识,妥善守护个人身份识别码、考试登记编号等隐私资料,以及志愿选择平台的登录密码,切莫让外人知晓,以免他人更改志愿内容。
快把“2025年高考咨询服务”转发
给同学们
帮大家答疑解惑
进入填报志愿阶段
这些服务可以帮到你
↓↓↓
选正规学校!
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
“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查询”可以帮你
↓↓↓
选专业很重要!
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查询”
可以帮你
↓↓↓
录取通知书进度这里查!
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
提供“高考录取通知书运单信息查询”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