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考咨询竟收10万元天价!所谓规划专家身份真假难辨?
2025-08-05 10:02:25发布 浏览3次 信息编号:212883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高考报考咨询竟收10万元天价!所谓规划专家身份真假难辨?
距何宇(化名)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不足十天,他所在的河北省即将迎来新高考的首个年份。在这一年中,考生们将首次采用“专业(类)+学校”的志愿填报模式,每人将有资格填报多达96个志愿。
在众多学校和众多专业中作出选择,这对何宇及其父母来说成了一项令人焦虑的任务,因此他们决定寻求付费咨询服务。
网络上有众多公司提供高考志愿咨询服务,数量超过百家。这些服务的费用种类繁多,令人目不暇接。高考志愿咨询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大数据卡,部分免费,价格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另一种是一对一咨询,费用更高,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
何宇向众多机构进行了咨询,发现各家机构的报价差异显著。资深教师的一对一咨询服务费用较高,然而,机构网站上对教师的介绍却都十分出色,这使得人们难以辨别真伪,心生疑虑,不敢轻易相信。
这片区域监管缺失,咨询费用缺乏统一标准,教师资质的真伪难以辨识,夸大和虚假宣传现象普遍存在。服务时间主要集中在高考结束后的短短十几天内,即便单个咨询费用很高,也难以形成较大的规模。因此,高考志愿咨询行业整体呈现出分散、混乱、规模小的特点,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教育领域。
几千到几万元不等的费用
何宇与一家名叫计桥升学规划研究院的机构取得了联系,该机构自称为2001年成立。在交流过程中,销售人员首先说道:“若志愿填报不当,即便分数再高,考试也等于白费。”
随后,我向他介绍了一款名为“高考GPS”的智能志愿填报工具,该系统具备查询历年学校录取情况、专业录取历史、最新招生方案与规定、性格测评、职业薪酬预测以及匹配对口专业等多项功能。
当前售价为400元,待6月25日高考成绩公布后,价格将恢复至898元的正常水平。销售人员如此告知。
这些存储大数据的卡片所包含的数据库资料,绝大多数源自于公共渠道。根据教育部于6月16日发布的预警信息,在每年的高考工作环节中,各个省级的招生考试机构都会公布高考成绩的统计数据以及近年各高校的录取分数线。而市面上的一般机构或个人,并未掌握任何独特的内部信息。
实际上,众多互联网巨头纷纷推出了免费的高考志愿信息库,导致近几年来,市场上大数据卡的价格频繁跌至低谷,鲜少有考生愿意花费数千元去购买这项服务,高昂的高考志愿咨询服务市场仅剩下一对一咨询的形式存在。
我们院长的收费是十万元,全都是过往那些经济条件优越的家长推荐而来,因为这些家长所在的社交圈子里不乏富裕之人,他们一到院就直呼院长的名字,坚信我们院长制定的方案完美无瑕,能够将高考分数发挥到极致。那位销售人员如是说道。
赵京,作为计桥升学规划研究院的院长,是这个领域的资深人士,他于1985年从北京大学力学系顺利毕业。在这个行业内,顶尖专家的收费标准高达10万元。据赢鼎教育官网公布,该机构所谓的“高考报考学创始人”提供的个性化咨询服务需支付9.8万元。赢鼎教育的董事长王海涛宣称自己是高考报考学的创始人,而且官网资料显示,他担任了北大、清华、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的特邀职业指导顾问。
赢鼎教育的个性化咨询服务费用,根据咨询师的资质,如专业咨询师、资深专家咨询师、高考报考指导创始人等不同级别,设定了不同的收费标准。
资历不同的教师收费各异,计桥升学规划研究院的师资收费介于10800元至39800元之间,而另一家名为志愿无忧的机构,其销售人员透露,该机构教师的收费范围在9900元到49000元之间。
老师们所从事的工作本质上是相同的,只是部分老师的收费相对较高,往往达到数万元,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从事这一行业的年限较长。米多志愿机构的一名员工这样表示。该机构提供的个性化咨询服务收费标准为3280元,而当5人及以上集体报名时,则可享受优惠,团购价为2580元。
这位员工建议何宇尽快进行注册,提到部分老师的咨询席位已经全部订满,然而当何宇提出想要预约机构的创始人,对方立刻回应称仍有空位可供选择。
即便投入数万元的高额费用,考生所能获得的也仅仅是两到三次的面对面或在线咨询机会。其中一次是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前,双方将就考生的兴趣和未来的职业规划进行长达两个小时的交流;另一次则是在正式填报志愿的阶段,我们的指导老师会提供一份详尽的志愿填报指南。志愿无忧的销售代表向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了这一情况。
身份扑朔迷离的规划专家
高考志愿咨询领域的上限相对较低,一旦客户需求得到满足便不再持续关注,这使得行业内难以涌现出规模较大的企业。从业者陈文(化名)如此表示。
录趣,这家昔日的璀璨创业明星,曾立志要成为行业的革新者,然而如今却不得不走上申请破产的道路。原录趣的CEO孙彦波向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透露,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公司的冲击巨大,以至于公司无法承担起支付员工工资的重任。
2017年创立的录趣,成功获得了300万元的天使投资以及1500万元的A轮注资,其业务定位于提供高考在线知识咨询服务。平台一端汇集了众多答主,另一端则吸引了众多用户。录趣采用知识付费的模式运营,用户在咨询高考志愿时所需支付的费用仅需十几元。
孙彦波指出,若将“录趣”定位为一种互联网流量产品,其将采取平台化的运营模式;而高考志愿选择则可视为其生涯规划服务中的一项具体产品。
疫情使得高考志愿咨询机构的客户来源渠道受阻,该行业对校园访问、讲座等线下途径的依赖性极强。陈文向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透露,2020年,众多机构因疫情而倒闭。
众多机构仅是集合了几位专家的小规模企业,他们为了塑造知名品牌,被赋予各式各样的称号,然而由于行业准入门槛较低,这些专家的真实身份令人质疑。
朱砂作为志愿无忧的专家,提供全程一对一服务,其费用高达62900元。官方资料中提到,朱砂拥有超过20年的高校工作经验,是大学学术委员会的委员,并且拥有教授职称。然而,资料中并未具体说明朱砂曾在哪所高校任职,也未明确指出其研究领域。
在一家称作完美志愿的组织中,有位名叫李宇峰的专家曾被提及,他曾经“依次担任过央企董事会办公室的主任、战略规划部门的负责人,以及上市公司集团的人力资源总监”等职务,然而关于这些职位的详细信息并未透露,具体任职的公司也未作说明。
新华社此前报道指出,部分咨询师仅需经过数天的培训便可以开始工作,那些以招募退休人员为名号的“专家”或许仅负责后勤事务。
陈文向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透露,某些高考志愿咨询专家甚至未曾踏入大学校门,他们所持有的学历证明均为伪造。
某些组织为了提升其知名度,声称拥有官方的关联背景。据米多志愿官方网站所示,该平台自称是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教育技术研究中心的独家认证产品,其专家团队中亦包含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教育技术研究中心的俞宙先生。
实际上,该研究中心的全名是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海纳STEM教育技术研究中心,它是清华长三院旗下的12个海纳中心之一。海纳中心作为清华长三院专为“海归”创业者搭建的孵化平台,而曾在澳大利亚深造的俞宙,如今已转型成为我国的高考志愿填报领域的专家。
记者向众多高考志愿辅导机构进行了咨询,得到的答复是,没有一家机构承诺能够保证考生的录取结果。实际上,即便是在专家的辅导下,考生依然可能出现报考失误。据一份判决书披露,2017年,有一家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旗下高考辅导机构的一名老师在提供个性化咨询服务时,一名考生在常规录取批次和征集志愿批次中都未能被录取,结果高考失利。
并无官方职业资格证书
众多高考志愿咨询服务机构宣称,其业务已覆盖全国三十多个省区,然而陈文指出,众多所谓的分公司实际上只是该机构的代理商。
通常情况下,一线城市的核心区域,其代理费用可攀升至数十万元之巨,而县城或郊区的代理费用则可能仅为两三万元。代理商的运营模式相对简单,主要是销售总公司提供的大数据卡,价格并无限制。若客户对一对一的咨询服务有需求,代理商便需亲自提供服务,而总公司方面则不会派遣师资。
某些大型企业实行了聘用制度,陈文曾是东北一家颇具名望机构的分公司经理。然而,他表示,分公司的课程开发与课件设计全由他独自负责。在当年的高考志愿填报期间,总公司未能及时派遣专家支援分公司,却设定了高达300万元的业绩目标。最终,他仅完成了100多万元的任务。
考生市场的生意愈发艰难,导致部分机构不得不转向服务机构客户。在录趣公司破产之前,它曾是北京积极心理学协会的理事单位,而现在,该协会依然在从事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工作。
北京积极心理学协会的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透露,在6月初,该协会正式推出了FAI志愿规划师的培训项目。此次培训内容主要聚焦于如何确保每位咨询师能够高效地服务5000名考生,收费标准为每名考生1580元,同时强调数据查询的高效性和解答问题的即时性。培训费用为1980元,包含5个学能测评账号,以及本省高校往年录取的相关数据资料。
北京市民政局注册了北京积极心理学协会这一社会团体,根据其官方网站的资料,该协会的负责人为史旭宇,他同时担任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的副主任和清华大学教授的职务。然而,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仅有四位教授,其中一位教授向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透露,他并未听说过史旭宇的名字,而四位教授的个人信息已在系网站上进行公开。
2020年7月,北京市民政局对北京积极心理学协会作出警告处分,原因在于该协会在为考生提供出国留学培训服务时,被认为已超出了其章程所规定的宗旨与业务范畴。
司法文件揭露,北京某心理学组织曾为众多学子提供个性化辅导,讲授雅思课程,同时帮助学生申请并成功获得世界知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所收费用高达五十万元。此外,该协会亦坦承,学员家长是以“捐款”的形式支付这笔费用。
(“完美志愿”的多名专家冠有各种高考志愿规划师头衔)
教育部于6月16日发出警告,指出所谓的“高考志愿规划师”等职业资格证从未由相关部门颁发。同时,警告中提到,一家咨询公司发布了广告,宣称与C9、985、211等知名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并称其团队由知名部属高校的权威志愿填报专家构成。然而,该机构所谓的“志愿规划师”实际上是一些临时招募的社会人员。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