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强基计划116个问题,附2022强基计划39所高校入围分数线
2025-09-19 05:01:00发布 浏览24次 信息编号:213954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2023强基计划116个问题,附2022强基计划39所高校入围分数线
29、强基计划各省招生计划如何查询?
答:需要在首页确认报名后,点击查看分省招生计划。
30、强基计划系统中显示的招生计划是本省的还是学校全部的?
回答如下,进入强基计划报名平台,考生可查询到招生数额,这些数额是按省份和专业划分的,代表该院校该专业在考生所在地的具体招生名额。
为何部分省份的招生安排在报名平台未能查到,是否意味着这些区域的学生没有参与资格?
回答如下:报名者仅能于报名平台查询该院校在本地省份的招生安排,系统会标明其专业与考生文理分科或选考科目要求相符,表明可报考的志愿仅限于符合这些条件的专业。
32、学信网和阳光高考平台是什么关系?
答:学信网与阳光高考平台均由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负责运营,两平台采用同一账号密码体系,报名流程须预先在学信网完成注册登记。
学信网登记账号时,若提示身份证号已被占用,就必须进行身份核实,这是怎么回事?
34、强基计划报名系统的页面打不开怎么办?
能够将电脑上的 (IE)浏览器更新为最新版,或者将搜狗、360、QQ等浏览器调整为高速模式,又或者安装谷歌、火狐等浏览器,均可实现最佳观看效果。
强基计划报名时,在学信网账号注册环节,需要填写的是学生本人的相关资料,而非家长的信息。
答:学生个人信息,系统自动读取高考报名信息。
36、考生没有自己的手机号,如何注册学信网账号?
注册学信网账号时,允许采用家长的联系电话,不过必须填写考生的全名以及个人身份证件数据。
37、已有学信网账号还需要重新注册吗?以后这个号还有用吗?
不用,一个账号就够了。报名完成之后,选拔结果、考试信息等通知或许会在系统里公布。不仅如此,学信档案核查、研究生报名申请、应征入伍相关事宜也都在这个平台处理。
38、学信网很早以前注册过,账号密码忘记了怎么办?
答:可以通过证件号码或手机号找回。
进入某所高校的强基计划招生平台,是否就只能在该校提交报名申请,还是允许同时浏览其他高校的相关页面?
通过访问强基计划报名平台,能够浏览各个学校的招生详情,选择某所院校进行登记后,倘若觉得不妥,便可在基础资料部分撤销该次申请。
40、强基计划报名系统提示未获取选科,该如何操作?
回答如下:首先进入报名系统的基本资料部分,根据个人实际选择的考试科目,勾选对应的选项,然后点击确认完成操作。
41、报名系统为什么无法上传照片?
回答:强基计划的报名平台会自动获取考生的报名资料,个人图像与高考报名时上传的保持一致,不允许进行修改。
42、系统能上传考生的高中奖项信息吗?
符合高校破格入围条件的考生若选择破格报名,便能够提交所获奖励的详情和相关证明材料。第一类考生无需提供任何附加文件,相关要求需参照高校报名系统的具体规定。
43、请问报强基计划报名用自荐信吗?
报名强基计划的流程已经变得更为简便,多数大学不再要求提交额外文件,不过少数学校会需要个人陈述,最终规定需参照当年的招生通知。
44、系统显示“无符合条件的招生计划”是什么意思?
回答如下,该校在考生所居省份,针对文科,或理科,亦或指定选考科目,并无招生安排,故无法参与报名。
45、请问强基计划报名中的附加信息填什么?
按照报名系统指引完成填写,例如北京大学补充材料的提交方式是,先在北大本科招生网上报名平台注册登录,依据平台提示补充个人资料,接着打印相关文件并签字,最后回到强基报名系统完成文件上传。
46、强基计划报名材料需要学校盖章证明吗?
回答:2022年参与强基计划的报名所需文件比较少,通常情况下,报名机构无需提供学校的确认或盖章,只需按照报名系统的指引准备相关材料即可。
在大学录取的省份之内,报名阶段却找不到可以填报的学科,这是什么原因呢?
各高校的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按省份和专业分别设定,考生的选科若不满足招生条件,便无法填报任何志愿,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仅招收理科学生,文科生在报名系统内也无法选择专业志愿。
一旦选定了要报考的学科,等高考分数公布之后,如果觉得选的学科不太适合自己,还有机会更改专业吗?
回复:报名强基计划的时段内允许调整信息,一旦报名最后期限一到,就完全不允许再改动任何资料。
49、报名结束一直是待审核状态,这算报名成功吗?
回复:这表明登记手续已经办妥,只需等待教育机构的审察即可,之后考生可以放心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备考,考试结束后再决定是否参与理想院校的额外考核。
50、填报完成后,想修改下填报的专业可以修改吗?
确认了专业选择就不能再变动,如果想要调整,必须先撤回当前的登记,然后重新进行登记。
强基计划报名已经结束,如果仍然希望申请其他学校,能否撤销已提交的申请,这需要确认。
能够这样操作。前提是目标院校的报名时段尚未结束,考生可以撤销原先的报名,转而申请其他学校。然而,倘若考生所选择的那所学校的报名程序已经终止,那么原先的报名就不能被取消。
52、强基计划取消报名的次数有限制吗?
回复:不受约束。只要报名时段未结束,考生能够登录39所重点高校的选拔平台,查阅招生方向和招生额度,同时可以反复撤销,最终提交的院校即为最终决定。
53、强基计划有报名费吗?
答:高校强基计划报名是免费的。
入围篇
54、高校校测入围规则是什么?
入选主要分为两种途径,其一依据高考分数,其二凭借学科竞赛的荣誉。后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特殊入围,一般需要获得五大核心学科竞赛的银奖或更高等级的奖项。另外,2022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南京大学三所高校的招生方式进行了变更,将校测安排在高考结束后、高考分数公布之前举行,所有成功报名的考生都必须参加校测,这实际上等同于所有人都可以以特殊方式进入下一阶段。
55、强基计划校测入围比例是多少?
答:2022年高校通常将招生计划入围倍数普遍提高到4到6倍,清华和北大都是按照招生计划6倍进行入围。打个比方,假如入围倍数是6倍,某个专业招生计划为10人,那么最终参加笔试的人数会是10乘以6,也就是60人。
56、强基计划入围比例提升,对考生有什么影响?
回答:选拔比例增加,代表能够进入后续考核的学生数量增多,选拔标准相应会变得宽松些,学生获得参与资格的可能性更高。
57、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是综合分数还是高考分数?
回答是关于高考分数的,必须依据高考分数达到规定标准,才有资格参与强基计划的额外考核,最终会根据高考分数占85分之比,加上校测分数占15分之比,计算出总评分数来挑选最优秀的学生进行录取。
58、确认是在高考出分前,如何判断自己能不能入围呢?
回答:学生能够于高考结束后,针对个人考试分数进行恰当预测,倘若判定分数显著超越意向高校的录取标准,则可选择放弃认定,转而申请更优质的教育机构,由此可见,参与强基项目时确立报考学校位置十分关键。
59、平时成绩优异是否能够入围?
答:入围与否取决于考生的高考成绩,而非平时成绩。
强基计划破格入围环节里,决赛二等奖以上的奖项,是属于省级比赛范畴还是全国总决赛的级别?
答:是指五大学科竞赛全国决赛。
61、破格入围的考生占招生名额吗?
答:破格入围考生不占用招生计划。
考生进入选拔阶段后,倘若某些人因高考原始分数舍弃后续测试环节,是否会在那些未能进入选拔的人员中进行补充选拔?
依据2022年的选拔记录,强基计划的校测入围机会不会设为备选指标。
某高校针对某省份的招生名额是预先设定的吗?一旦进入后续的考核和录取阶段,参与者是在本省范围内展开竞争,还是在整个国家层面进行角逐?
答复如下,各省每年的招生安排并非一成不变,强基计划自2020年启动至今仅施行两年,针对特定省份的招生学科与名额分配每年都可能调整,考生须参照当年系统里公布的招生信息来确认。
强基计划招生指标按省份划分,所以入选者要参与本地的竞争。倘若最终录取的名额不够,或许会有调换专业或二次选拔的情况发生。
校测篇
64、强基计划校测考什么?
回答如下:强基计划的校测项目涵盖笔试、面试以及体育考核,但部分高校每年会省略笔试环节,只进行面试。具体到2023年,各高校的考试科目设置和实施流程需参照官方章程的说明和实际执行的方案。
65、强基计划校测在哪考?
答:校测一般在高校本部校区组织,也有高校在全国设置考点。
66、强基计划体育测试的要求是什么?没有合格影响录取吗?
回答如下,体育考核的项目及标准需参照各大学公布的详细规定执行。部分高校在其招生简章中明确指出,若体育考核未达标准则无法被录取,建议家长和考生向招生部门了解详细情况,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报考某些项目的高校。
67、体质测试与体育测试有什么不同?
回答:两者实质相同,仅名称有所区别。各高校的强基计划招生说明书中,均对体能测试的项目设定了详细规范,且具体要求因学校而异。
68、强基计划考前确认是什么意思?在高考出分前还是出分后?
回答如下,报名强基计划的考生务必在高考放榜之前完成最终确认,各高校会要求参与强基计划的考生,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还要再次核实是否参与校测,高校将根据考生最终确认的情况,确定最终入围参与校测的学生名单。
69、强基计划不确认会有什么影响?
若强基计划未获确认,即便高考分数符合入围条件,也无法参与高校测试,这等同于放弃了该计划。
如果已经确认参加校测,并且拿到了校测的入选凭证,但最终决定不去参加,会有什么样的处罚规定呢?
后果可能波及考生的诚信记录,若是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席,务必设法与招生部门取得联系并陈述缘由。
71、新高考地区,选科是赋分?确认环节如何估分呢?
回答:在实施新高考的省份,如果对调整分值后的分数不确定,可以参照统一测试和模拟考试的表现,来判定相应的排名,从而评估自己能够进入选拔的可能性。
72、强基计划校测考试在高考前还是后面,有没有具体的时间?
答:2022年复旦、上交大、南三所高校的校测安排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前,具体是在高考结束后进行,但时间点在高考分数发布之前。其余高校的强基计划校测则是在高考分数公布之后举行,通常会在6月28日到7月4日这个时间段内进行,但确切的日期需要参照当年各高校发布的官方通知。
志愿录取篇
73、强基计划什么时候填志愿?未录取对后续有什么影响?
回答如下:参与强基项目报名即完成意向登记,高考成绩公布后无需再提交普通批次的志愿申请。即使未能通过强基项目选拔,也不会对后续其他批次的录取造成影响。
74、强基计划是不是入校后不可以转专业?
大多数学校表示一般不允许转专业,少数大学直接说明不能转专业,也有一些大学准许在强基计划中进行专业转换。
75、报名时一定要选择专业服从调剂吗?
答:不一定,可参照高校报名系统要求基于考生意愿选择。
76、选择不同意调剂,还会被调剂到其他专业组吗?
不可以的。如果决定不参与专业调剂,那么高校在录取过程中,将只审核你是否满足所填报专业的录取标准,不会考虑其他专业组的情况。
报名系统中所选专业调剂,是限定在强基计划几个专业之间进行,还是涵盖学校全部专业范围?
答:仅在高校强基计划专业间调剂。
如果只打算申报两个学科,对于其他学科没有学习意愿,那么是否能够决定不参与专业调配?
根据学校的相关安排,可以决定是否听从分配方案,倘若学校方面规定必须接受分配,那么就必须依照规定完成报名流程。
79、报名完成后想要修改当前志愿可以吗?
回答如下:报名截止前,参与者可以撤回已提交的申请,另选目标院校及专业,一旦报名终止,便不能再作调整。
想问一下强基项目里每个学科具体录取多少学生,另外同一所学校里不同专业的招生名额分配是否均衡?
高校的强基计划专业招生名额由各高校自主制定,其设定过程会综合考量往年的录取数据以及其他多种相关要素。不同高校的招生名额分布并非均衡,需要具体查询各省的报名系统来了解详细情况。
当考生填报的志愿全部未被满足的情况下,如果同意接受专业分配,那么会依据考生的整体表现分配到其他专业,如果拒绝接受专业分配,那么将不会被录取。
回答是,依据申请学校的情况,可招生数量不多,有些申请者会被安排到其他专业。这些人若不乐意接受安排,就无法进入这所学校,但这并不会阻碍他们之后申请其他批次的学校。
82、同一学校古文字和哲学可以都报吗?
回答时需注意高校的专业选择限额,若规定只能填报一个专业,那么就不能同时选择其他专业。
询问一下,是入学前被选定服从调剂,还是入学时被选定服从调剂?
依据不同高校录取办法,具体需查阅招生说明或致电招生部门询问。
部分学校在报名环节提供选择专业是否接受调剂的选项,那么对于那些没有提及此事的学校,它们对于专业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例如,如果我想学习生物学,是否有可能最终被录取到数学专业?
回答是这样的,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当一些学校依据地区分数线、实施大类招生时,考生可以选择拒绝接受调剂安排。
85、报考强基计划的策略是冲还是稳?
回答:若渴望借助强基项目进入高校,宜采取稳妥策略,倘若对高三学业成果甚为自信,不妨适度挑战更高目标。
86、如何知道往年强基报名、招录以及校测情况?
答:目标高校本科招生网、阳光高考网平台获取相关信息。
87、强基计划录取分是不是不能低于裸分录取最低分数?
这个选拔项目依据申请者的整体表现来筛选,最终录取那些最优秀的人选,实际分数会因每年申请者的竞争状况而波动,有时会超过常规招生分数线,有时则可能低于常规招生分数线。
强基计划通过学校考核就一定能进入大学吗?是否需要另外填写申请表?
回答如下:强基项目无需单独提交申请,高校通过校测后挑选优秀者确定预录取名单,待省级招生管理机构审核通过,再完成录取程序,各省教育考试院的详细规定为准。
89、强基计划综合成绩如何计算?
回答如下:总评分数由高考分数的八成和校考分数的两成构成,在高考分数的计算中,个别大学会对某些科目赋予额外分值,详细算法需参照各高校当年发布的招生规定确定。
90、强基锁档是什么意思?
答:强基计划录取流程在本科提前批之前进行,一旦录取就不能参与后面批次的填报,这个决定是最终性的。
91、报名强基计划,对正常填报志愿可有影响?
回答如下:并无关联。部分省份的提前批次志愿填报工作于六月份尾声展开,彼时强基项目的录取情况尚未明朗,考生们可以依照常规流程填报志愿,即便未能通过强基项目录取,也不会对后续批次的录取造成阻碍。
92、报了强基的学校,提前批和本科批也可以报同一所学校吗?
能够确保的,即便强基项目未能入选,也不会对该校其他批次的录取造成阻碍。
93、强基、综评和高校专项哪个先录取?
这个项目优先于所有其他批次进行招生,而综合评价和高校专项通常安排在提前或特殊的招生阶段进行录取。
94、被强基计划录取后还需要参加其他批次志愿录取吗?
回复:学生需在高考成绩公布后进行志愿填报。一旦通过强基计划被正式录取,便无需参与本省后续的志愿填报环节;而未能被录取的学生,则可以继续参与本省其他批次的高考志愿选择。
95、江苏A类高校综合评价和强基计划,哪个录取在前?
回答如下,优先考虑强基计划,该计划录取顺序排在综合评价之前,但之后于本科提前批次进行,具体依据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的综合评价招生规定,江苏省的综合评价录取环节安排在此两者之间完成
报名强基时需选定意向院校,一旦最终确定不参与强基项目,或已被强基录取却选择放弃,这种情况是否会对后续普通高校招生录取造成影响?
高考分数公布之后,如果决定不再参与强基项目,可以不参加学校的考核,这对之后填报其他志愿没有任何妨碍;但要是参加了考核并且被强基项目录取,那么在之后填报其他批次的志愿时,将无法被投档和录取。
要是高考发挥得特别出色,就不再考虑强基计划了,不参与校测或者得分不高也行吧?
如果估分准确,高考后可于校测时选择退出,由此考生将不被纳入后续环节,且对后续事宜毫无关联。
98、竞赛金牌及银牌是直接录取吗?
符合银奖及以上级别竞赛标准的选手可以优先获得参赛资格,获得资格之后仍然要参与学校组织的测试,最终依据综合表现(包括高考分数和测试分数)决定是否录取。多数大学对优先录取的选手总分数有明确标准,要求不低于本省重点批次的最低录取标准,部分高校会设定额外的总分或单科成绩门槛,具体要求需查阅各学校的招生通知。
99、强基计划名额太少了,刚过一本线是不是没有希望?
答:分数刚过本科线的考生可以尝试报名,不过需要结合个人能力,挑选匹配的大学和学科,以增加通过笔试进入下一轮的几率。
100、强基计划和高考冲突吗?
回答如下:不存在矛盾之处。强基项目作为高考基础上的大学选拔途径,依据考生的全面表现来录取,其中高考分数在总成绩中的占比不小于百分之八十五。考试结束后会决定资格,并实施院校测试,从时间顺序来看,不会干扰高考的进行。
101、强基计划录取需要跟实际高考成绩关联吗?
答:高考成绩是综合成绩的一部分,一般占综合成绩的85%。
102、每年强基计划招多少人?
高校强基计划的招生名额总计约为六千一百人,其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招生人数没有明确限制,其他高校的招生人数大致分布在三十人至二百一十人之间。
就业培养篇
103、强基计划学生培养模式与普通的有什么不同?
这个项目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是单独组建班级,每班人数控制在二十到三十人之间;第二种是采用书院模式,例如清华大学就是如此操作;第三种是在原有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上进一步强化,给予更多政策支持和师资配备,从全局角度分析,发展前景相当乐观。
此外,强基项目设有对应的流动评估去留制度,若无法适应该项目或阶段性评估未达标,则会被移出强基项目,进入常规班级就读。而常规班级的学生若希望参与强基项目,亦可借助特定测试获得参与资格。
104、报了强基计划,大学就一直在强基班了吗?
该校的强基项目设有灵活的评估体系,一旦学生未能达标,将退出重点培养小组,转入常规专业班级,同时,常规班级中表现突出的成员有机会被选拔进入重点培养小组。
105、强基计划一定要本硕博连读吗?
根据高校公布的招生说明,强基计划采用三加X的培养方案,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该校强基计划设有三加一,三加一加二,三加一加四的培养方案,在大学三年级阶段,学生可以依据个人发展方向,在院校的培养框架下,决定是选择直接完成学业,还是攻读本硕一体学位,抑或是本博连读。学生有权自主决定,参加强基项目并非意味着必须完成博士学业。
强基项目包含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学习阶段吗?在攻读硕士和博士期间,是否需要通过考试才能被正式录取?
这个项目给予重点本科和研究生学习的优先政策,许多学校还突出说明有灵活的升降机制,会评估考生的学业表现和进步情况。符合条件的人可以直接在本校攻读硕士,不必另外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
107、报考强基计划可以保研保博吗?
只要专业学习达标,就能获得保研保博资格,并且会单列指标。
108、强基计划硕士、博士阶段可以换专业吗?
该计划规定本科期间不允许更换专业方向,至于硕士和博士阶段是否可以转换,则需依据各高校的详细规定来判断。有些学校让强基计划的学生在硕士和博士期间选读跨领域专业,比如大连理工大学招生部门在宣讲时表示:如果选数学与应用数学,读研时能按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等细分方向学习,也能自主选择人工智能、电子科学与技术这类以应用数学为根基的跨学科方向,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109、强基计划可以辅修双学位吗?
可以这样做。具体能否实施,得看每所大学的详细规定,假如个人时间充裕,修读第二学位通常不会有阻碍。清华大学设有五所书院来培养强基计划生,像未央、探微、行健这三大书院,都实行理工复合培养模式,这种理科与工科的融合,能让学习者打下更扎实的理科根基,既具备理科的钻研能力,也锻炼了解决工程难题的本领。
强基计划录取某所高校后,是否会影响后续申请其他高校的研究生,这个情况需要具体分析,不同学校可能有不同规定,需要仔细查阅招生简章,一般来说,已经通过强基计划被录取的学生,可能无法再参加其他高校的普通研究生招生考试,但具体情况还需以目标院校的招生政策为准,建议提前了解清楚,以免影响后续规划。
目前强基计划的本硕博项目仅限于本校就读,若想前往其他高校继续学习,就必须先退出强基计划的资格。
111、强基计划就业方向如何?
回答如下:强基项目招收的都是基础学科门类,学生能够选择在该项目提供的培养体系里继续学习,也可以立刻参加工作。
112、强基计划数学类专业具体包括哪些方向?
该学科领域包含人工智能、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大数据分析等分支,学生能够依据大学公布的资料,从学科门类中挑选期望深入研究的细分领域进行深造。
113、基础医学就业方向是什么?
回答如下:基础医学领域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包括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工作,加入国内外科研机构进行研究工作,进入医院里的研究部门或者制药公司从事技术岗位。
强基计划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其古文字方向与其他常规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两者之间存在哪些显著的差异?
回答:培养目标存在差异。汉语言文学(古文字方向)专为强基计划设立并独立培养,与常规批次专业相比,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政策支持都存在区别。
强基项目一旦入选,毕业时能否被国家安排到乡村从事教育工作?未来的职业道路是否由国家统一安排?如果是这种情况,对于国家指定的工作地点,是否有决定权?
答:不会,强基计划毕业生是自主就业。
116、强基计划的毕业证有不同吗?
答:从目前政策来看,强基计划的毕业证上目前没有特殊标记。
我们汇总了2022年强基项目39所高校的最低录取标准,以便考生们参照自身成绩,精准选择目标大学。
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天津大学这七所高校,2022年强基计划的入围标准尚未公布。考生们可以参照各省市的统一招生录取分数线进行准备。通常情况下,强基计划的录取分数线会比普通批次低上十到二十分,不过单凭分数线来判断还不够准确,同学们最好结合每年本省的排名来评估自己的实际水平。年度录取标准常有波动,而大学招生名额却比较固定,因此参照省级位次更为关键。
温馨提示
最近微信官方改变了公众号推送规则,不是按更新时间顺序排了。
点个“在看”,只要你想看,我们都在。
立即加星标,第一时间看好文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