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考试院:2025高考志愿填报如何实现理性突围?
2025-10-03 15:02:35发布 浏览3次 信息编号:214298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2025高考志愿填报如何实现理性突围?
考生们必须认真对待选择专业这件事,这是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根据高考登记信息,2025年上海秋季参加高考的学生数量会超过六万,比2024年增加了将近一万人。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适龄青年人数的增加。
由于本地学生数量增长,去年十月,市教育考试机构已同国内各大学协商增加上海招生名额,今年上海招收本科生的计划数预计会提升,不过受限于高校资源承载能力等因素,本科名额增幅未必能对应学生数量的增长,所以对于今年考生和家长,提前规划、全面评估、审慎决定非常关键,在此提出两条建议
一、拓宽升学路径,多维视角解构求学价值
选择大学的种类增多,分层次规划未来学习路径。依据今年上海考生数量增加和招生名额安排,建议考生和家长有计划地拓宽大学挑选领域。部分学生和家庭容易受限于“上海偏好”“邻近地区偏好”,仅考虑本地大学,但伴随高考考生数量增长,需要突破地域观念。
以往高考分数达到570分以上的学生,在上海本地能够申请的高校仅限于4到5所,若将目光投向全国范围,能够申请的高校数量将大幅度增加;对于分数接近特控线的考生而言,若摆脱“包邮区”的限制,向西发展将获得明显优势。尤其是对于分数刚过本科线的考生,今年更需要打破地域选择上的障碍,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进入本科院校的几率。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考生及家人需明白,打破地域限制,既是为了争取更好的学习前景,也是为了拓展个人发展的眼界。
专业选择呈现多元化格局,需关注学科更新换代的新阶段。近年来高校在理科、工科、农科、医科本科招生中的比重持续上升,本地招生安排的动向出现显著转变,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及大数据技术等前沿领域专业,以及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融合学科等领域的招生名额逐步扩大,与此同时传统学科领域的招生计划正经历重新配置。选择专业时,应首先结合个人爱好和前沿领域,也要留意经典学科在根本探索和学问范畴的长处,以此扩展报考方向的广度。
二、全面了解信息,精准构建科学决策体系
提醒考生及家长们,在最终确定报考志愿前,务必彻底掌握相关资讯。尽管距离正式填报高考志愿尚有一个多月,但部分细心学子及其家人已开始着手进行志愿规划,例如将本市的高考招生政策从整体层面分解到具体学校的专业安排、科目选择规范、录取流程,乃至学科水平、职业前景、未来成长空间等各个细节。
在填报志愿时,要制订科学合理的方案。
首要任务是确立自身角色,需要对自己有透彻的把握,清楚自己的爱好、长处。高考分数揭晓之际,需清楚认识个人分数的价值,也就是评估分数的分量,推断大概能进入哪个档次的院校及学科,人们确定方向的主要参考是排名,当然今年正式选科时也要顾及报考人数的增减、招生名额的调整,乃至不同科目院校专业组招生计划的增减,务必挑选与自身能力相契合的高校和学科。
接下来,考生们应当合理分配各个批次的志愿,在填报本科普通批次的同时,也要根据个人条件,恰当安排综合评价批次、本科提前批次,有些学生还会考虑艺体类批次,务必让考生和家长清楚各批次录取的规则,明白批次之间的先后关系,运用恰当的志愿选择方法。
2025年面向上海招生的大学、学科及招生名额预计在六月份初期正式发布。我们盼望2025级广大学子能在辽阔的舞台上明确人生方向,挣脱地域限制与专业局限的双重束缚,在发展过程中寻求自身才能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理想匹配。让智慧之辉指引方向,让每次突破都化作通往前程的明确指引——这大概是对“高考”这两个字最贴切的时代注解。
转自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