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律师协会 解决“愁房”之忧,回应“好房”之盼
2024-11-05 00:03:10发布 浏览216次 信息编号:177487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南通律师协会 解决“愁房”之忧,回应“好房”之盼
解决“住房之忧”的忧虑,回应“好房子”的希望(主题)
工人日报-中国产业网记者 贝梦媛
阅读技巧
住房问题一直是两会的焦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新公民、年轻人等住房问题,引起各方关注和热议。代表委员认为,保障性住房这块“蛋糕”要做大、分好;提振购房信心,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需求。同时,要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住房是民生之本。住房问题作为人民群众关心的话题,一直是两会的焦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新公民、年轻人等住房问题,引起各方关注和热议。
面对民生忧虑和“好住房”的期盼,代表们聚焦住房保障、商品房市场开发、老旧小区改造等住房热点难点问题,带来了诸多帮助群众的建议和建议。更好地实现他们的目标。梦想安定下来。
保障性住房这块“蛋糕”要做大、分好。
“累计完成投资14.8万亿元,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房超过5900万套,超过1.4亿人实现了安居之梦。” 10年来,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住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预算报告显示,今年财年将继续支持完善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切实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下一步,代表和委员们就如何把住房保障这块“蛋糕”做大做优建言献策。
“近年来,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设不断加快,成效显着。但相对而言,保障性住房大多建设在交通和生活配套设施不足的地区,居民入住后面临诸多不便。 ”。四川商会副会长、常明宇集团董事长张建明呼吁加快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进一步凸显民生导向。一方面为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土地保障,另一方面保障性住房用地选址要尽可能方便。
同时,张建明委员表示,保障保障性住房供应必须多管齐下。 “必须创造新的税源来解决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和缺乏发展保障性住房动力的问题。同时,公共租赁住房选择各有侧重,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开发商应放宽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商准入门槛,为全体公民提供政策支持。 ”
要把住房保障这块“蛋糕”做大、分好,进一步扩大住房保障制度的覆盖面。
在谈到住房问题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要解决新公民、青少年等住房问题。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刘帆代表建议进一步完善新公民住房保障政策体系,探索新公民“过渡性住房”机制,让新公民和青少年安居乐业在城市里过着安宁和满足的生活。
更好地满足刚性和改进需求
保障性住房保障“居者有其屋”的同时,如何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更好满足刚性住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3月7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第二次“部级频道”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要稳定房地产,坚持因城施策。政策和精准政策。一城一地落实政策,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提振信心,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和平稳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有所回暖,这表明此前实施的‘保障房交付’、金融‘十六条’等支持政策,以及城市局部调整优化,具体政策正在显现成效,市场信心正在逐步恢复。”张建明委员建议,在保障保障性住房的基础上,应让“看不见的手”发挥更多作用,短期调控政策逐步退出舞台,更好提振购房信心、合理释放住房消费潜力,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地满足购房者的合理需求。
今年两会,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秦荣生带来了《关于优化住房交易服务促进住房消费的建议》,为促进住房消费便利化、合理化、安全化建言献策。
“全国各地不断出台鼓励和支持住房消费的财政、税收、信贷政策措施。但住房消费过程中仍存在审批手续不便、信息不对称、金融不安全等问题”。委员秦荣生建议,建设住房交易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减少房地产交易各环节的认证、审批等手续,实现房地产交易公共服务“最多一次”。
同时,他建议进一步完善市场信息监测统计体系,及时发布房产交易网上签约数、转让交易数等统计信息,方便购房者了解购房情况。市场真实情况。必须严格规范和惩治误导消费的投机行为,坚决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政策定位。”
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从有居之地到宜居,能更好支撑人们安居乐业的梦想。近年来,老旧小区改造成为改善人民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着力点。
“老旧小区改造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城市发展。”安徽省合肥市市长代表罗云峰告诉记者,近年来,合肥深入探索“大面积”改造模式,将208个分散的社区改造为社区。这些单元被整合到21个大面积项目中进行改造。到2022年,改造升级175个老旧小区,惠及居民超过15万。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群众所想、所望、所忧,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继续努力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创造高品质生活,让城市更新的成果才能真正融入社会发展,造福千千万万人。”罗云峰代表说。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住房的需求逐渐从获得感转变为舒适感。”重庆市律师协会会长袁晓斌表示。
今年的两届会议,委员袁晓斌带来了《关于提高住宅和办公楼层高标准的建议》。 “我国住宅层高设计标准较低,既不能展现我国高品质的现代建筑标准,也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水平的需求。”他建议尽快实施住建部新版《住宅工程规范》。将住宅商业建筑建筑高度提高到3米以上,使居住空间更加宜居、人性化。
(工人报-中国工程网 北京3月10日)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