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校长寄语毕业生:明心立世界。

2024-10-24 16:00:46发布    浏览233次    信息编号:174833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南昌大学校长寄语毕业生:明心立世界。

南昌大学校长在2017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周创兵 南昌大学校长

(2017 年 6 月 23 日)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对你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2017届近12000名学子已顺利完成学业,即将踏上新的追梦之旅。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你们及你们的家人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培养你们的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四年前,你告别了父母,来到美丽的前湖,开始了你梦想的大学生活。也是在这一年,我来到了南昌大学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我是同一水平的。四年来,与你们共度时光,我收获了很多温暖和感动:你们在国际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披荆斩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且您将南昌大学作为大学的名称。一次又一次,你们被写在国内外的光荣榜上;在排球、篮球、网球、跆拳道等各项比赛中,你们不畏强敌,敢于拼搏,奋力拼搏,充分展现了当代南大学子的精神气质;你们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参与校园环境卫生整治,为建设“美丽南大、幸福家园”积极贡献力量。你评选的校园“十大美食”,校园里如此受欢迎;你镜头下的南大亮点如此美丽;你精心改编的《南山南》太受欢迎了!我相信你们已经将对学校深深的热爱融入到你们的相机、你们的歌声、你们的热血之中!我珍惜与你一起的所有这些美好回忆。所有这些过去的点点滴滴都融入了这所学校的历史,凝结成了我们共同的宝贵财富。

四年来,你我共同经历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自学校获批综合改革试点以来,“培养立德树人”、“高水平大学”成为校园热词。学生成才、学者成才、学校名誉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学校启动高层次人才工程,面向海内外招聘优秀人才。一批长江学者、杰出青年、优秀青年和青年脱颖而出,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造了条件;学校先后创建“综合实验班”、“吉鸾书院”、创新创业学院,开启了教育模式新探索,600余名学生接受了多元化教育模式的培训;特别是学校硅基LED项目荣获2015年全国唯一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实现了几代南昌大学人的夙愿,打破了江西省和地方高校无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是学校近年来最大的荣誉。2016年初,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学校,勉励学校走“创新之路”。创新发展,激励广大学子珍惜时光,用青春铺路,让理想延伸!我想成为这所大学的主人,见证学校的快速发展! ,感受到总书记的殷切希望,你一定和我一样激动、自豪!

同学们,你们即将离开校园,踏上人生新的阶段,也即将转变人生新的角色。临别之际,我谨以老师的名义,与你们分享一些经验,为你们加油。

首先,希望你们天天向上,志存高远。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中国政法大学时,向年轻人发出深情寄语:“决心是一切开始的前提。年轻人要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做大事。”做大官。”你可能会问,“做大事”到底是什么意思?你们正处于一个激励人们进步、实现梦想的时代。也许你们中的一些人可以成为亿万富翁和名人,但我想说的是,“大事”和“小事”并不取决于个人财富或社会地位的多少。地位的高低,取决于一个人的努力是否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挂钩。无论身在何处,都不要忘记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无论身在何处,都要努力回应国家的需要、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

在掀起收视热潮的《朗读者》节目中,我们看到了老校长潘继銮先生和他的西南联大校友。说起那些峥嵘岁月,老人们依然满怀热情和激动。说起当时读书的目的,潘老等人给出了答案:抗日、救国、回家。这三个看似简单朴素的字,却是当时国家最迫切需要的力量。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他们虽然还是学生,却用青春的力量,发出《致全国人民的信》,为保卫祖国而奔走。他们的国家。几十年过去了,少年已成为老人。今天再听他们慷慨激昂的朗诵,还是那么震撼!他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古人云,不移山可换志向,何愁创历史不立功。今天我们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梦想有多远,人生就有多远。当你收拾行李的时候,别忘了把你的理想也一起收拾起来。心中有理想,脚下就有力量。当你面对人生的选择时,当你面对生活的平淡无助时,它能指引你前进的方向。衷心希望你们都能立志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做大事,创造无愧于时代的美好生活!

其次,希望大家每天努力,打好基础。

说起竹子,大家都很熟悉,但是你有关注过它的生长过程吗?竹子生长的前四年,可能只长几厘米,但从第五年开始,它以每天几十厘米的速度生长,短短几周就能长到十多米。高的。那是因为竹子需要四年的时间才能在厚实的土壤中生根。一旦根牢固地扎根,它就会迅速生长。这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只有深挖脚下的土壤,才能获得生长的养分;只有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积累成功的力量。

学校里有这样一位学长,他像竹子一样注重学习的扎实基础。他就是江西大学原校长、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顾继光先生。顾老从事历史研究,在别人看来可能很枯燥,但他却以“能坐得住、能挖进去、能拿下来”的韧劲,投身于浩如烟海的历史卷宗之中。他沉迷于书籍。在清华大学学习和工作的七年里,他经常一进图书馆就坐在书架前的地板上。读完一本书,他会打开另一本书,沿着书架走。尽管身在闹市,他却躲在书房里,孜孜不倦地工作,废寝忘食。顾老数百万字的手稿和研究成果,是在​​孤独的房间里苦读多年后得到的。他自己也曾感叹:“天道酬勤,我的求学之路,正是苦读之路。”

有句话说:“相抱之树,生于最小粒;九层台,生于地基”。不管路有多长,你都可以一步一步走完;路再短,不采取行动就无法到达。青春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积累阶段。衷心希望你们脚踏实地,打牢基础,瞄准目标不动摇,永不放松!

更希望你们每天都面向太阳,不断自强不息。

同学们,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就,更没有一朝一夕的成功。每一次成功的背后一定是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一次又一次的执着追求,甚至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挫折。发展过程中的挫折总是不可避免的。只有自强不息,努力奋斗,才能走向成功。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自强不息模范时指出:“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只要自信、坚持,就一定能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地面对各种挑战,克服艰难险阻,实现人生梦想。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化学系2001级校友徐明艳的故事。他从小成绩就很优秀,却不料高考表现异常,没有考上自己喜欢的专业。这沉重的打击让他长时间感到迷茫,甚至不止一次质疑自己的人生。直到大三,他才意识到人生不是百米赛跑,而是一场马拉松。从此,他努力学习,于2008年以全额奖学金进入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医学院攻读生物医学博士学位。出于不断的自我挑战,他毅然放弃了几年前在美国高薪稳定的工作,选择回国创业。创业初期,他克服了设备短缺、样品不足、资金缺乏等一系列难以想象的困难。如今,在完成新一轮融资后,他创办的深圳海普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向新的更高目标阔步前进。

同学们,前进的道路上,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并存。遇到挫折时,你是怨天尤人而无法挽回,还是依然坚守自己的志向和气度?衷心希望你们在困难面前不忘初心,以披荆斩棘的勇气和自强不息的毅力努力奋斗,成为精神贵族、行动巨人、“小强者”。 “谁是永远不能被打败的!

同学们,美好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新的人生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前进的路上,你永远不会独行。你的幸福永远不会缺少观众,你的故事永远不会缺少观众。母校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和温暖的家!

最后,衷心祝愿您的明天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同城奢侈品信息网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