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哪里买运动鞋比较好 一堆家书

2024-07-03 09:02:45发布    浏览237次    信息编号:147023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太原哪里买运动鞋比较好 一堆家书

1994年,赵尔华考上大学,那时电话、手机还未普及,尔华靠书信与家人联络。去年10月,尔华的母亲去世,在整理父母遗物时,从柜子底部发现了一叠她上大学时写给家人的信。尔华知道那叠信里满满都是父母的爱,所以离开家时,她就把那叠家信带在身边。去年冬天,她几次想打开,却没有勇气面对父母给予的深沉的爱。母亲的突然离世,对尔华打击很大,她一整个冬天都乱糟糟的,在人前假装坚强,背地里却哭泣。春节过后,尔华决定鼓励自己,彻底从悲伤中走出来。经过几天的纠结,她终于在昨晚下班回家时打开了那叠家信,把家信全部看完​​。

信并非全都是大学期间写的,基本都是最后一年写的,还有一封是1994年刚进大学时写的。信里记录了尔华那些年的大学生活,每封信都是要钱的。尔华看到自己向父母要了那么多钱,感到羞愧难当,脸红了。同时也打开了尔华记忆的阀门,她想起了自己写给家人的第一封信,想起了自己收到家人的第一封信。

那一年高考成绩出来之后,二华很失望很失落,成绩不理想,在本科525分和专科518分之间徘徊不定。二华一直在纠结要不要复读,但是爸爸却很高兴,他总说农村女孩能考上就好了,至少可以离开农村了,万一复读之后成绩下降了怎么办?所以二华根本没心思考虑考上哪里,所有的事情都交给爸爸打理。终于有一天,爸爸兴奋地回家告诉二华,她考上了洛阳的一所学校,同时还把考上同一所学校的两个同学的名字抄了回去,梁二蛋和刘二狗。爸爸不但把名字抄了回去,还把这两个同学的家庭住址都查了出来。刘二狗,这不是二华初中的同学吗? 二华不想去上学,可父亲已经去了两个同学家里,主动联系开学怎么走,还安排三人在开学前聚在一起。这三个人是家里的二女儿和二儿子,真是巧合。本来二华的二哥要送二华上学,已经跟公司请了假,可二蛋和二狗发誓,既然我们三个人,就不用谁送了。二华的父亲知道女儿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又是第一次坐火车,所以特别放心,把一切都安排好了。学校报到时间是三天,她提前一天出发。报到第一天,她到了学校,安顿好东西,还有两天的时间准备生活用品,熟悉学校周边的环境,最重要的是安顿好之后给家里写封信。 火车票是通票,她要从原平坐火车到太原,需要换票,然后坐晚上22点左右的火车到郑州,早上7点左右转车到月山,准时到达。去洛阳的火车大概半个小时,换乘时间很紧张,这个火车容易晚点,如果晚点了,她就直接下车出站。有专线大巴把这个火车直达洛阳,2个多小时就到洛阳了。出发前,爸爸再三告诫我,不要在郑州转车,因为那是全国最大的中转站,比较混乱,不安全。

带着亲人的嘱咐,三个孩子出发了。二华和二狗行李不多,基本把行李都托运了。二蛋体力好一些,把所有行李都带在身上,包括被子、床垫。不过二华有生以来最多的钱,临走前,妈妈在他裤子上缝了一个小口袋,把1700元缝进去。二华第一次坐火车,心里还挺激动的,绿皮火车在二华心目中已经算是相当隆重了。他们早上出发,逛了大概3个小时,才到太原火车站。因为是晚上去郑州的火车,二狗去了舅舅家,二华和二蛋就立刻进站了。行李很多,二华和二蛋要陪着三个人的行李。那时候还没有手机,两人也不太熟。 没有话题可聊,二花和二蛋就傻傻地坐在候车室里。好不容易熬到了晚上十点多,还是没见到二狗。时间快到了,检票广播已经开始了,可二狗还没来。二花和二蛋又不能放过二狗,所以二狗到火车站的时候,火车已经开了。他们只好跟着二狗到他舅舅家借宿一夜,因为火车票有效期是三天。二花在陌生的地方不脱衣服,睡不好觉。第二天,因为怕又赶不上火车,三人下午很早就到了火车站,在车厢里等着检票广播。二花背着行李拼命往前冲,怕赶不上火车,又要被困一夜。 二蛋跟着人群狂奔了一会儿,然后想到了二华,停下脚步转身去找二华,但是没想到二华跑得比他们还快,已经冲在前面了。这一幕我记得很清楚。后来大学期间,二华两次800米长跑都没及格。二蛋问了体育老师的家庭住址,买了一堆水果就去找二华的体育老师,然后给她打了及格分。看着失落的二华,二蛋调侃二华,心想我们赶火车的时候,你跑的很快,为什么这次考不上呢?后来二蛋多次调侃二华要跑在前面,二华脸皮厚,也跟着笑了起来。

反正第二天晚上的火车终于赶上了,火车上挤得人满为患,根本就没有座位,三个人只好拿着报纸坐在地上。二花初见世面的新鲜感已经过去了,尤其是后半夜,疲惫和恐惧在她心中涌动,看着火车上的人,她总担心身边有小偷,时不时就会偷偷摸摸身上的小口袋,辛苦的银子还在,突然想起小时候课本上的那句话:辛苦了,银元还在。忍到后半夜,二花想哭,自己偷偷哭了起来。后来,火车上陆续有人下车,二蛋和二狗让座,还挺体贴的,先把座位让给二花,终于可以睡在架子上了。后来,二花想上厕所,半路上遇到一个男人。 他故意挤挤二花,二花吓得不敢回座位。二狗察觉到这点,冲了过来,霸道地喊道:“怎么了?别怕,跟我来。”这也是二花心目中二狗最有男人味的一次,当然她也很感动。二花从来没有出过远门,也没有受过这么苦。这两个男人,虽然和二狗是同学,但之前彼此并不太熟。越到深夜,二花越害怕,每次想哭,都要趁着两个男人不注意的时候哭出来。后来,二花躺在那里还没睡着,就听见二蛋和二狗小声说:“好像你刚才又哭了,好烦啊。”二花不敢抬头,装作没听见,但已经感觉到自己被人嫌弃了。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马上就要到达月山了。列车广播通知他们火车晚点了,如果换乘就赶不上去洛阳的火车了。怎么办呢?二蛋和二狗商量了一下,决定直接去郑州,说郑州的车次很多,到了郑州可以转车去洛阳。二花抗议道:“我爸特意让我们不要去郑州,不安全,我们可以坐汽车去洛阳。”可是两个男孩根本不听二花的劝告,他们觉得二花是他们的负担,坚持自己的意见,让二花跟着他们走就行了。二花只好违抗爸爸的命令,跟着他们去了郑州。从郑州火车站出来,二花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人,火车站前的广场上挤满了人。 二蛋和二狗安排二华看管行李,他们去问讯处打听去洛阳的火车时间。二华看着堆积如山的行李,想起爸爸说过的话,郑州火车站那么乱,会不会有人来偷行李呢?她本来就害怕,广场上还有几个乞丐轮流过来闲逛,二华从来没有这么害怕过。幸好那些乞丐没有趁她一个人的时候来打扰她。后来,三人买了糕饼吃,一个乞丐过来要吃的,不给吃的就扮鬼脸,二蛋把吃掉的糕饼给了乞丐。原来,白天没有去洛阳的火车,最早的火车是第二天早上五点。 其实还是可以坐车去洛阳的,但二花此时也没话说了,只好跟着两个男生进了郑州火车站的候车室。三人在候车室里度过了一夜。那晚二花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刚生完孩子的女人,把行李铺在地上休息,然后一个清洁工过来喊道:喂,快起来,请让路。二花也伴随着这个声音度过了一整夜。

凌晨五点左右,三人终于登上了前往洛阳的火车。到了洛阳,二花一出站就看到了学校的接机车,据说是最后一班接机车,因为那天是报名时间最后一天。二花看到组织,开心地跑了过去,可二蛋和二狗还没出站呢。后来二狗出来训斥二花:“我们三个人一起,你们怎么不等我们走呢?二蛋行李超重,被罚款了,我们那边交了罚款,你们却不管我们。”二花确实不知道罚款的事,被骂得有些委屈,但又不敢反驳。二花当时就在想,这两个男孩子,以后三年我都得离他们远点。

三人终于报到,二花到宿舍是最后一个报到的,她的铺位是开着门的上铺,二花走的时候穿了一双白色的运动鞋,打算到了学校再买双新鞋。三天的颠簸让白鞋都黑了,但她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办理各种手续,根本没时间出去买鞋。第二天,一周的军训开始了,每天的时间安排很紧凑,早上一睁眼就开始收拾房间,练习把被子叠成豆腐块,晚上还有训练任务,任务结束,二花累得躺下就睡着了。原本说好安顿下来上学后第一件事就是给家人写信,但二花实在是没时间写信。终于军训结束了,二花急匆匆地给家人写了一封信。 那一刻,她把一周来积累的委屈全都发泄了出来,一边哭一边写信。

三个孩子走了之后,父母的心也被带走了。二华的父亲等了四五天也没收到信,他开始着急了。按理说,等孩子们安顿好上学再写信,不管信发得有多慢,四五天就会到。时间一长,二华的父亲再也没心思做任何事,工作也专心不起来。他每天骑着自行车三十多里路到二蛋和二狗家里问他们有没有收到信,三个孩子有没有安全到。他每天都是失望地回到家,二华的父亲开始自责,为什么不当时直接去送孩子呢?村里开始秋收了,人家的玉米都收完了,二华的父亲没有时间收玉米,每天只盼着能收到信。接下来的日子里,二华的父亲焦躁不安,心烦意乱。 他跑了好几个亲戚家吐露二华可能走失了,还要去洛阳的学校看看三个孩子的情况。终于有一天,二蛋的父母告诉二华的父亲,他们收到了一封信。因为二蛋在自动化系,不需要参加军训,所以二蛋的信比二华的早到了几天。二华的父亲知道女儿没有走失,终于放心了。几天后,二华的信也到了。二华的父亲当天就写了回信,按照二华的地址寄了出去。二华清楚地记得,当天下午下课后她收到了父亲的第一封信。信中,父亲描述了自己这段时间食欲不振、晚上睡不着觉的情况。二华坐在教室里,一边看信一边哭。

应该是因为二华的人格魅力,开学之后她在二蛋和二狗心里的地位很快就改变了。因为现在二华回忆起自己的大学生活,关心帮助她的都是二蛋和二狗。后来二蛋和二狗对二华也特别听话,三人相处得如同兄妹一般。如今毕业已经快三十年了,三人之间的感情丝毫没有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变淡。二蛋和二狗毕业之后留在了省城太原。二蛋成为了一家大型国有集团公司的总工程师,分公司遍布全国。但是三人见面的时候,二蛋还是带着傻傻的笑容,三人还是可以畅所欲言。二蛋一直想着自己能不能做点什么来帮助二华和二狗。二华在他们面前还是那么的仗义,一直记得当年她报到时受的委屈。二华有了主意。 等他们三个退了之后,她会让二蛋和二狗回洛阳,没收他们的手机,让他们坐绿皮车,不要坐高铁,二花自己决定怎么走,去哪里,不听话就骂他们。

大学三年,尔华经常给家里写信,第一个学期的时候,她几乎每周写一封信,后来变成了每两周一封信。尔华想写信给父母,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他们。尔华从大学开始就懂得尊重父母,她的信里满是对家人的关心。现在回想起来,老父亲一定把给尔华写信当成了他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可惜的是,尔华毕业的时候,他就地销毁了那些信,这也是尔华一生中最后悔的事情。但父亲却把尔华的信都保存了下来。这一摞家信凝聚着父女之间的深厚感情,成为了尔华最珍贵的财富,因为这辈子尔华再也享受不到父爱了。等到尔华能坦然面对生死的时候,一定会经常把这些家信翻出来,重温来自父亲和母亲的爱。

图片由作者提供

结尾

作者

介绍

赵季萍,原平市北大场村人,从事化学分析工作,现住江苏省连云港市,她热爱生活、热爱工作。

过去的

审查

【】

【】

【】

【】

【】

同城信息网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